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1185年6月23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二、《刘氏传忠录》续编卷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淳熙十二年夏六月二十三日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建安刘君平甫卒于家。
予往哭之再三,其兄子学雅与诸孤学古等遂以墓铭为请。
初尝受学平甫先君子之门,因得与平甫长大
其后平甫诸兄游宦四方平甫家居不从以故予于平甫独得相与于今四十有馀年矣。
然予长平甫八九岁,又以劳悴早衰,而平甫优游彊健,虽少年不及
岂意今乃反哭平甫而遂铭其藏哉!
顾与平甫游最久而知之深莫如予者,不忍辞也。
平甫名玶,建之崇安县人
屏山先生子翚之子,而赠太师文安忠显公之孙也。
忠显公忠义死国著名靖康建炎之间国史有传。
三子,长曰宝文阁直学士、赠少傅讳子羽,而屏山先生其季也。
少尝一仕,为莆阳郡丞
秩满,即称疾奉祠以归。
乐道著书十有七年而卒,其书皆传世
平甫少傅幼子之后补官馀三十年,亦未尝一日州县
虽其邂逅不遭,事有适相似者,抑其家法之传亦有自也。
盖平甫自始仕即为南岳祠官,尝调诸路提点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福建路安抚司准备差遣,皆未及赴而以省员罢。
最后从兄忠肃公强使出为注官,得邵武军司户参军,则平甫山林趣已成,不能俛首从吏役矣。
亦会忠肃公薨,平甫遂决长往之计,力请诸公,复得为祠官超然自放以殁其身。
盖其年少时气甚豪,自再直废省,即自知不偶
而先庐屏山之下,前带潭溪馆宇靓深竹树蒙密,顾而乐之不忍去也。
因以暇日广其观游,种木疏泉上下涧谷竟日不厌
以为退隐于家,兼农圃渔樵之役,而随缘阅世,复善修身,又庶几古人日损日益之意,则自名其室曰「七者之寮」而刻文壁间以志其目。
中葬其妻武夷东南十里许,即预卜寿藏其旁。
因山田辟台馆以达于溪上良辰胜日往来两山之间,弦琴觞酒属客赋诗,其乐虽与人同,而其习闻先君子遗风馀韵与夫当世儒先长者雅致泯然有以会于其心而适于其身,至于不知爵禄可怀势利之可悦,则人有所不能及也。
天资孝友,事世母国夫人忠肃公甚谨,服其丧皆过礼
嗣主家政,聚族众多法度修整恩意均洽
少有逸才,而不肯举子业赋诗甚敏而工,然亦未尝留意也。
为人简易跌宕衣冠食饮取具无所择,而蒐辑先世遗文轶事纤悉无遗
聚书教子校雠课督皆有程品
为州县董社仓歛散,为帅司贫民举子者,询究利病钩校簿书,其夙夜之勤,居官者有不及乡人德之
而论者于是乃知平甫漠然无意于世者,于其死也,莫不哀之,以为使得试用,所立当何如也!
平甫娶同郡范氏,直秘阁如圭之女。
无子,而抚爱诸子如己出。
事庆国夫人孝爱尤笃,苟可以已其疾,虽体肤无所爱也。
平甫十六年卒。
平甫六男七女学古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学博将仕郎
学圃,尚幼。
学正、学箕、学稼皆出为诸兄后。
其次女亦嫁而夭云。
平甫卒时年四十八,葬以是十二月十二日,墓在范夫人茔东十有八步
其铭曰:
呜呼平甫
宁其材之不信,而不忍其志之诎也。
宁其躬之不燕,而不忘其乡之恤也。
幔亭之南,其川奫沦,冈崷崒也。
生乐其游,死铭其丘,弥百世而不殁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