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蕲州教授厅记1173年7月21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七、《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三、《翰苑新书》前集卷五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七六、弘治《黄州府志》卷一○、《秘笈新书》卷九、嘉靖《蕲州志》卷九、《山堂肆考》卷七八、《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八二、雍正《湖广通志》卷一○六、《湖北金石志》卷一一、光绪《黄州府志》卷三九、光绪《蕲州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乾道八年秋,予友建安李君宗思蕲州学官
始至,入学释菜,召诸生坐堂上而告之曰:「朝廷立学建官所以教养人才而待其用,德意甚美。
宗思不佞,得备选焉,深惟浅陋,惧不能称
今将有以二三子者,而相与朝夕乎古人为己之学,庶以无负朝廷教养之意。
二三子其亦有意于斯乎」?
诸生起而对曰:「诸生不敏,惟先生有以教之,则幸甚」。
于是李君退即其居,则距学且十里所。
李君顾而叹曰:「学官宜朝夕于学,与诸生相切磋者。
相距之远,可若是耶」?
翌日,相学之东偏有废壤焉,请于州愿得为屋以居,而日往来于学,以供厥事。
于是通守北海王侯某实领州符,嘉李君意而悉其力以相之。
不踰时,遂以备告。
然后李君得以日至于学,进诸生教诲之。
盖使之潜思乎《论语》、孟氏之书以求理义之要,又考诸编年资治之史以议夫事变得失焉,日力有程,不躐不惰,探策而问,劝督以时,凡以使之知所以明善修身之方、齐家及国之本,而于词艺之习则后焉而不之急也。
既又礼其士之贤有德者李君之翰而与之居,凡学之教治,悉使听焉。
由是蕲之为士者始知所以为士之事而用其力。
李君亦喜其教之行而将有成也,砻石于堂,考前为是官者,得自某人以下若干人之名氏岁月刻之,而以书属予,使因记其所以然者。
予惟李君之教可能也,而其所以教者则非世儒之所及
王侯垂意学可及也,而其不以李君之说为迂阔于事者,则非俗吏之所能。
是皆宜书,以诏于后。
非独使继李君而居此者有所考法,抑亦承流千里师帅其民者之所宜知也。
于是悉书其本末如此,俾刻寘题名之首云。
九年秋七月壬子新安朱熹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