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明道论性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七
「生之谓性」止「生之谓也」。
天之付与万物者谓之命,物之禀受于天者谓之性。
天命流行,必二气五行交感凝聚然后生物也。
性命形而上者也;
气则形而下者也。
形而上一理浑然无有不善
形而下者则纷纭杂揉善恶有所分矣。
故人物既生,则即此所禀以生之气而天命之性存焉。
程子所以发明告子生之谓性之说,而以性即气、气即性者言之也。
人生气禀」止「不可不谓之性也」。
所禀之气所以有善恶之殊者,亦性之理也。
盖气之流行,性为之主,以其气之或纯或驳而善恶分焉。
故非性中本有二物相对也。
然气之恶者,其性亦无不善故恶不可不谓之性也。
先生又曰:「善恶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或过或不及便如此」。
盖天无性外之物,本皆善而流于恶耳。
「盖生之谓性」止「水流而就下也」。
性则性而已矣,何言语之可形容哉?
善言性者,不过即其发见之端而言之,而性之韫因可默识矣。
孟子之论四端是也
水之流而必下,则水之性下可知
观性之发而必善,则性之韫善亦可知也。
「皆水也」止「各自出来」。
此又以水之清浊譬之
水之清者,性之善也。
流至海而不污者,气禀清明自幼而善,圣人之而全其天者也。
流未远而已浊者气禀偏驳之甚,自幼而恶者也。
流既远而方浊者,长而见异物而迁焉,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浊有多少,气之昏明纯驳有浅深也。
不可以浊者不为水,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
然则人虽为气所昏,流于不善,而性未尝不在其中
特谓之性,则非其本然
谓之非性,则初不离是。
以其如此故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
惟能学以胜气,则知此性浑然,初未尝坏,所谓元初水也。
虽浊而清者存,故非将清来换浊。
清则本无浊,故非取浊置一隅也。
如此则其本善而已矣,性中岂有两物对立并行也哉
「此理天命也」止「此舜有天下不与者也」。
「此理天命也」,该始终本末而言也。
修道虽以人事而言,然其所以修者,莫非天命本然非人私智能为也。
非圣人有不能尽,故以舜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