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记论性答稿后(此篇杂出问答书中,今以附此。)1172年8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五、《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四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此篇出于论定之初,徒以□一时之见骤正累年之失,其向背出入之际,犹有未服习者。
又持孤论以当众贤,心亦不自安故自今读之,尚多遗恨
广仲之言,既以静为天地之妙,又论性不可以真妄动静言,是《知言所谓叹美之善而不与恶对者云尔
应之宜曰:「善恶也,真妄也,动静也,一先一后一彼一此,皆以对待得名者也。
不与恶对,则不为善
不与动对,则不名为静矣。
非妄,又非真,则亦无物之可指矣。
不知性之善而未始有恶也,真而未始有妄也,主乎静而涵乎动也,顾曰善恶真妄动静凡有对待,皆不可以言性,而对待之外,别有无对之善与静焉,然后可以形容性之妙,不亦异乎」?
当时酬对不出此,而他所自言亦多旷阙
如论性无不该不可专以静言,此固是也
然其说当云:「性之分虽属乎静,而其蕴则该动静而不偏。
故《乐记》以静言性则可,如广仲遂以静字形容天性之妙则不可」。
如此语意圆矣。
如论程子静之说,以真为本体,静为未感,此亦是也
然当云:「下文所谓未发,即静之谓也。
所谓五性即真之谓也。
然则仁、义、礼、智、信云者,乃所谓未发之蕴而性之也欤」。
如此文义备矣
敬父所谓《复》、《艮》二卦本程子之意,而择之疑思未萌者是《坤》卦事,不应以《复》当之。
予谓此乃《易传所谓无间可容发(一作息。)处。
思虑未萌者,固《坤》也。
而曰知觉不昧,则《复》矣。
此虽未为有失,而词意有未具。
择之之疑虽过,然其察之亦密矣。
所谓周子主静之说,则中正仁义动静未当其位者。
当云以中对正,则正为
以仁配义,则义为质,乃无病尔。
此稿中间亦屡有改定处,今不能复易,因题其后以正其失云。
壬辰仲秋日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