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上蔡语录后序1159年3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五、《上蔡语录》卷末、康熙《上蔡县志》卷一四、雍正《河南通志》卷七八、嘉庆《汝宁府志》卷二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右《上蔡先生语录三篇
先生姓谢氏名良佐字显道,学于程夫子昆弟之门。
笃志力行,于从游诸公所见最为超越
有《论语说》行于世,而此书传者盖鲜焉。
得友括苍写本一篇(题曰《上蔡先生语录》。)后得吴中板本一篇(题曰《逍遥先生语录》。陈留江续之作序,云得之先生孙少卿及夫之子希元者。)二家之书皆温陵曾恬天隐所记。
最后胡文定公写本二篇于公从子籍溪先生(题曰《谢子雅言》。)
凡书四篇,以相参校。
胡氏上篇五十五章,记文定公问答,皆他书所无有
提纲挈领指示学者用力处,亦卓然非他所及
下篇四十七章,与板本、吴氏本略同
然时有小异,盖损益曾氏所记而精约过之
辄因其旧定著为二篇,且著曾氏本语及吴氏之异同者于其下,以备参考
板本增多百馀章,然或失本指,杂他书。
其尤者五十馀章,至诋程氏以助佛学,直以「或者」目程氏,而以「予曰」自起,其辞皆荒浪无根,非先生所宜言,亦不类答问记述之体。
近世学佛私窃为之,以亢其术,偶出于曾氏杂记异闻之书,而传者弗深考,遂附之于先生,传之久远疑误后学
使先生得罪于程夫子,而曾氏为得罪先生者,则必是书之为也。
故窃不自知固陋,辄放而绝之,虽或被之以僭妄之罪而不敢辞也。
其馀所谓失本指、杂他书甚者,亦颇刊去,而得先生遗语三十馀章,别为一篇
记录不精仅存彷佛非复前篇比矣。
凡所定著书三篇,已校定,可缮写
因论其所以然之意,附见其后,以俟知言有道君子考而择焉。
绍兴二十九年三月庚午新安朱熹谨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