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共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四
私门不幸老妇自去夏得疾,荏苒踰年,疗治无瘳,此至后一日,遂至不起
痛悼悽切不能自堪
加以幼累满前,将来百绪便有不能不关心者,尤非衰懒所宜未知所以为计也。
昨闻尊体微不安,深以忧念
及此奉告乃始释然
请祠未遂,又闻继有劳赐之宠,此盖事功较著圣明深知,虽有谗邪无间可入,或者不复久劳于外矣。
然想亦未免再请也。
某祠敕已下,适此衰粗尚未拜受
昨来诸公将上辞免文字上复有除职之命。
诸公白其不可,遂止,不尔,则愈见颠沛
圣恩深厚何以论报
唯有修身守道,以求无负宠嘉之而已
钦夫得书,云长沙传闻某病,消息殊恶。
此虽非实,然亦竟遭凶祸可怪也。
具道经理财赋之详,此足以一方矣。
但赵漕去时意象不平不知相见后复如何也。
昨蒙喻及徽绢文字不知曾为剡奏否?
更得留念幸甚
盖虽已有为之者,更得一言之助,则尤有力也。
近时郑鉴对策事,想悉闻之。
明主可为忠言自是士大夫顾望蓄缩委曲避就养成今日之势。
今又自彼上言之后寂然无复继者,消长之几,正在此毫釐顷刻之间,益可寒心
高明在外服,未忘根本之忧,亦当拳拳于此
望实益隆,眷礼益厚,则图所以收拾人才纪纲政体者,其本末先后必有一定不易之论。
区区于此更望勉旃,千万幸甚
祠记、《责沈》二刻拜赐甚厚。
但记中「默契于中者矣」误作「也」字,不知尚可改否?
文本不足以发挥崇德尚贤之意,读之既久,愈觉纰漏,益增愧耳。
《责沈》之义,昨已报平父,正为子高沈姓耳。
承许续致,只得未背者尤便也。
别纸垂喻永隆葬事,具悉尊旨
但彦集于此正自忧劳唯恐不足以集事(但素不更事凡百过于忧惴急迫而已。)
不审高明所虑何自得之
自此窃恐听言之际更当每加审谛,使忠实日亲,谗慝日远,则久大之业粹然无疵不独于州亲族间者爱憎贤否各得其当而已
僭易皇恐
余隐之事,前日已尝具禀
二孙之禾,恐止可拨四百秤。
盖宋家所收自不多,若可少增,恐亦不可过百秤也。
唯是隐之父子不解事,来此干预宋家产业出言不逊(其子尤甚。),恐将引惹方氏复来生事
已令陈吴二妇作状,经府告示之矣。
此非得已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