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罗参议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五、《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九二、道光《震泽镇志》卷一一、《张宣公年谱》卷一
时得钦夫书,闻其进德之勇,益使人叹息
郴寇掩击官军,反为官军所蹙,势已小衄,但未知终当如何耳。
闽中人情却甚安帖时和岁丰,天所赐也。
州县催发上供馈虏之故,颇行刻急裒歛之政,此为可虑耳。
建阳乡人李秉义旧尝从宝学刘丈入蜀,今老且病,往投旧识诸将,因来求书,得以附此。
不敢有所求,但得一顾之宠,亦足以为重也。
元履山间相访,适值此便,亦有一书附之。
九月廿日豫章,及魏公之舟而哭之。
云亡之叹,岂特吾人共之,海内有识之所同也。
豫章送之丰城舟中钦夫三日之款。
其名质甚敏,学问甚正,若充养不置,何可量也!
但云顷在富阳,与尊兄辨论甚苦。
是时左右似未以外学不然,却与前此相聚所闻小异,何耶?
汪丈日相聚,所讲论何事
当有可见语者。
某顷以书论数事,似皆未以为然者,未敢苟已,复以此书扣之。
论语》序一篇欲写呈之,书中已言之,而便速,写札不谨,只纳左右,幸因语呈似,幸甚幸甚
先生埋铭顷欲只求汪丈写,不知见许不。
想尝恳之,不待言也。
前书所欲更易数处,钦夫又欲删去一句(乃行状本语不知汪丈以为如何乘间试为扣之。)
所寄彦丰处书未到,今此便过馀干,却令往取矣。
窃承幕府无事得以优游,坐进此道,而所以与谋画者莫非便民劳之事,甚休甚休
示及汪丈书,知已为缘况虚志铭幸甚幸甚
附书父兄弟,借来一观也。
父兄弟已祥祭先生德容日远,益使人心耳
记善录》传示甚慰所望
作书遣人未及细观。
然其大致可见于此始得闻和靖言行之详。
盖其见道明白,故其言之极平易,似浅近而实深远,卓乎义不可及也。
祁居之相见,其议论云何
可以见示者否?
龟山论语序》本为世学胶固学者类多分文析字执辞泥迹为务,故有其所视,遗其所视之说。
但所引用事从庄列中说太过,遂致微失本意,却似精粗本末真有二致所以中间以为疑。
非疑其意,特疑其语耳。
后见张钦夫吴晦叔,乃知文定亦尝疑之,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幸有见教
胡仁仲所著《知言》一册内呈,其语道极精切,有实用处。
暇日熟看有会心处,却望垂喻。
某于汪丈书中已说及,恐欲见,即为呈似也。
钦夫尝收安问,警益甚多
大抵衡山之学只就日用处操存辨察本末一致,尤易见功
某近乃觉知如此,非面未易究也。
仲兄不及别拜状,想旦夕从容,有讲道之乐。
中间说看《易传》,不知后来所得如何
某亦欲读此书,如有可以见教者,因来及之,幸甚幸甚
元履、灾叔近皆相见,亦甚瞻仰也。
前书恳求书籍碑刻等,不知曾辱留意否?
先生诸书,想熟观之矣。
平日讲论甚是如此奇论,所未及者。
别后始□书请之,故其说止此,然其大概可知矣。
老兄既知外学之非,而欲留意于此,恐于《论》、《孟》、《中庸》、《大学》之书不可不熟读详味
章句之间,虽若浅近不足用心,然圣贤之言无不造极,学之不博,则约不可守。
今于六经未能遍考,而止以《论》、《孟》、《中庸》、《大学》为务,则已未为博矣。
况又从而忽略之,无乃太约乎?
块坐穷山绝无师友之助,惟时钦夫书问往来讲究此道,近方觉有脱然处。
潜味之久,益觉日前所闻西林而未之契者,皆不我欺矣。
幸幸甚甚!
恨未得质之高明也。
元来此事与禅学十分相似,所争毫末耳。
然此毫末却甚占地位今学者既不知禅,而禅者不知学,互相排击,都不劄著痛处,亦可笑耳。
何叔京秋间相过少款相与怀想高致者,俱不自胜也。
知言后来必已熟看,其说如何
汪丈曾说及否?
可否之间,必有定论,因来及之,幸幸
记善录》细看,却似冯公所见未透,记得精彩
长者所见莫亦是如此否?
□□极感留意,以耳目之玩烦长者,愧愧。
向附三书已领矣,书中忘记禀知也。
汪丈寄横渠三书来,此为校补甚多,势须刊作一本乃佳,盖补缀不好看也。
大抵集中脱误尽在第二至第五卷中,只换却此四卷得也
七卷中有一论边事状,却只于卷末添版便得
恐汪丈事多,告请出为点对,付之工人幸甚幸甚
此道寂寥,而诸先贤之子亦复流落不振
幕府之西,访其书、恤其人不遗馀力,此亦一时因缘耶。
校书极难,共父刻程集于长沙钦夫为校,比送得来,乃无板不错字
方尽写寄之,不知改正未也。
家事已于共父书中言之,不知其人已来未也。
人家僮仆有如此者,可尚可尚!
士大夫食君之禄不为不厚,而临事面谩,辞难就利无所不至,亦有愧此仆也哉
此书转托钦夫寻便,亦方索然,无一物可伴书者,可笑可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