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章侍郎茂献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五
顷幸同僚,寔深慰喜
趣尚之同,彼此默喻,然未尝从容倾倒,以图事变之所终极,而遂匆匆去国至今以为恨也。
昨闻忠言正论愠于群小,遂以口语翩然西归
尝附一书上饶,少致区区高仰之意,而车骑已远,遂不可及
但有怀想不能为情。
近得张元德书,窃闻还家为况甚适。
吾人私计固应随处而安,但国论大变日甚一日令人忧惧便觉无顿身处。
不知上天至仁何故此等辈,使能诪张幻惑以败人之国家也。
昨在经筵不能上为明主预陈此说,吾辈不得无罪矣。
于今尚何言哉!
尚何言哉!
婺女既罢,江陵恐亦难安,得其近书否?
念之不能忘也。
吕子约经由,曾相见否?
诸贤尽去几于空国矣,楼孙独未知
所谓国是之论,初甚骇听徐观其间意实微婉不知还是从之文字否?
果尔,亦足以去也。
适闻乃是南床语,亦可见打不过处,恐亦不为同列所容矣。
艮斋谢丈奄忽云亡后进失所尊仰
欲附一书吊其子,而未有以将之,须俟后便。
恐或相见幸为及之也。
诚斋久不得信不知成行否?
九级浮图八级已了,只欠一级,固当为天下惜之也。
某自四月大病至今中间危急已为纳禄之请。
近报未允,前此辞职未果决。
适间闻有疏其名字牵连四十馀人,以白于上者,如此则非久势须别有行遣
然数日前尝以《周易》筮之,偶得遁尾」之占。
见乎蓍龟如此,则亦非彼之所能为矣,将安避之哉?
解袂之后,亦知世路渐艰,然不乃尔之遽也。
久欲一书,以病不能引领乡风,徒切叹仰
得宜春袁推书,具道存问之意,亦知雅眷之不我忘也。
向来从游不款,至今抱恨
顾此衰朽疾病日侵,恐不复有承晤之期矣。
世道反覆,已足流涕,而握其事者怒犹未怠未知安所至极耶?
宗社有灵,公论未泯,异日必有任是责者,非左右吾谁望耶?
子寿想时相闻,近亦得书,衡阳当已过彼久矣
初意但恐不得久于零陵不谓造物者亦复随俗抵巇也。
需及庙议,便欲写呈,以来使不能俟,当寻的便别寄也。
当时不知何故直尔匆匆,更不暇博尽同异而遽为毁撤之计,甚可惊惋
于是时已有撞坏之徵耶?
庙议可恨,然自有之,乃有大于此者,令人痛心
子寿竟不免,推迁至此乃是无人肯受恶名
今遂决之,其勇亦可尚也。
昨幸同朝列,虽不得日夕从容,然相予之意甚勤。
襟期所属以为同天下之忧者,如门下不过三四人耳。
不几日而风流云散恍然一梦嫠不恤纬,每深此怀,而生死契阔未暇论也。
不审次舍即今已次何许
想径归清江旧第矣。
顷岁经由,见其登临江山之胜,交游中有老成可敬,有士友可亲,甚可乐,想为况亦不落莫恨不得往从杖屦之游耳。
子寿当已赴江陵,见袁机仲彼中形势事体亦甚可虑不知子寿何以处之。
北风殊恶,计恐亦不可为久留计也。
德修得祠,私计亦甚便。
但其去日远,尤使人不能忘怀
补之事势恐亦难久留,若更去却,真空国而无人矣。
昨晚得去相内口书,今想已到于越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