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子顺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九
来书所论为学大意似已得之,但贤者本自会说,说得相似不为难
只恐体之未实,即此所说皆是空言不济事耳。
以后书《孟子》之说考之,即前书所谓讲明义理以为涵养培殖之地者,似若未精。
此处尚且未精,则其本领工夫未免类此也。
孟子所云必有事焉,乃承上文集义而言,语脉通贯即无敬字意思来历
反复读之,便自见得,不假注释矣。
明道之语,却是借此四句移在敬字上说,非解此章文义不若伊川先生之说为得本文之意。
然其解「正」字即是助长,则亦未安。
记得一处说正之之甚,遂至于助长,此语却差近,然犹有所未尽也。
看得本文语脉分明,而详考集注》,以究其曲折子细识认见得孟子当时立意造语一字无来历,不用穿凿附会枉费心力而转无交涉矣。
来书所云孟子不肯指认说,欲学者体认此处吃紧工夫,又云学者才要修身正心便是助长告子释氏之学皆坐此尔,又云但嫌于迂曲其文,以从注释,此皆非是,而第二条为尤甚
请更详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