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路德章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四
一日告,获闻安胜为慰。
但闻忍穷益坚,未有卒岁之计,则未能不相动心也。
然详来喻,似所以处者亦有未尽善。
盖若谓羞于出入则不应去冬未觉而今夏方觉。
谓厌请托,则此等以义裁之,一切不与,人自不能相干
谓所入不足自资,则又将去此而有求,其得失未可期,而丰约未可料。
此恐皆非所以决为去就之实。
或者但以平日意气不能俯仰,而忽然有所激触,遂愤然为此不暇顾计耳。
大抵德章平日为学文字议论上用功多,于性情义理上用功少所以常有愤郁不平意见词气容貌之间。
所向无非崎岖偪仄、不可容身之地
在世苟且流徇之中观之,固亦足为高;
然在吾辈学问义理上看,则岂非膏肓深锢之疾而不可以不早治者耶?
即今且置此勿论,而以所喻读《论》、《孟》者言之,则所谓「不爱把来口头说话,故不敢作问而堕于寡陋」者,岂亦不为愤郁不平之气所发耶?
学者读书有疑而不能自决,故不得已不能不问。
今人无疑而饰问以资听者不足道,然遂惩此而不问,则未知其果已洞然无疑耶?
抑有疑而耻自同于饰问,遂饮默以自愚?
将未至乎有疑而不能问,遂发其愤闷,肆其忌克而托于不问自欺也?
若已洞然无疑,则善矣,然非上智之资不能及。
若不幸而彷佛于后两者之所谓,则吾恐其深有妨于进学大有害于养心也。
昨见编集春秋》,盖尝奉劝此等得暇为之,不可以此而妨吾涵养之务,正为此尔。
当时又见所编功绪已成,精密可爱他人决做不得,遂亦心利其成,不欲一向说杀
以今观之,则所谓为人谋而不忠者,无大于此
乃始惕然自悔自咎,盖不独贤者惜之也。
读书为学,本以治心,今乃不唯不能治之,而乃使向外奔驰不得休息以至于反为之害,是岂不迷惑之甚乎?
德章气节伟然,非流辈可及私心常所爱敬
区区之怀犹有未得尽者,每窃以为愧且恨也。
风布问,辄尽言之。
想所乐闻,不至以为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