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董叔重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四五
或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五十,何也」?
窃谓天地所以为数不过而已
五者,数之祖也。
参天两地三阳二阴,三、二各阴阳错而数之,所以为数五也。
是故三其三、三其二而为老阳老阴之数,两其三、一其二而为少阴之数,两其二、一其三而为少阳之数,皆五数也。
河图》自天一地十积数凡五十有五,而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后得。
五虚中,若无所为,而实乃五十之所以为五十也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成九,五得五而成十。无此定数,则五十者何自来耶?)
洛书》自一五行至九五福,积数凡四十有五,而其四十者,亦皆因五而后得。
故五亦虚中,若无所为,而实乃四十之所以为四十也(一六共宗而为太阳之位数,二七共朋而为少阴之位数,三八成友而为少阳之位数,四九同道而为太阴之位数。不得五数何以成此四十耶?)
即是观之,《河图》、《洛书》皆五居中为数宗祖
大衍之数五十者,即此五数衍而乘之,各极其十,则合为五十也。
是故五数散布于外为五十而为《河图》之数,散布于外为四十而为《洛书》之数,衍而极之为五十而为大衍之数,皆自此五数始耳。
是以五行为土,于五常为信。
水、火木、金不得不能各成一气仁、义、礼、智不实有之,亦不能各为一德
所以为数之宗,而揲蓍之法必衍而极于五十,以见于用也。
不知是否
说是
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尽。
盖化无痕迹而变有头面
逐渐消缩以至于无者,化也。
阳化为阴,刚化为柔,暖化为寒是也
其势浸长,突然改换者,变也。
阴变为阳,柔变为刚,寒变为暖是也
阳化为阴,是进极而回,故为退。
阴变为阳,则退极而上故为进。
故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阳化为阴,阴变为阳者,变化也。
所以变化者,道也。
道者本然之妙,变化者所乘之机。
故阴阳化而道无不在两在不测
故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不审可作如此看否?
得之
阴阳若以推行言之,不过一气之运而已
所谓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也。
阖辟言之,则有两物。
所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也。
既曰阴阳,又曰柔刚者,阴阳以气言,刚柔有形质矣。
此犹四象之有老少,亦如以子、午、卯、酉分言阴阳也。
不知是否
阖辟动静无异,《易》中对待言者自多不必引此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变化非因形象而后有也,变化流行形象无以见,故因形象变化之迹可见也。
日月星辰,象也;
山川动植,形也。
象,阳气所为
形,阴气所为
阳中有阴,则日星阳也,月辰阴也。
阴中有阳,则山阴川阳
阴阳未尝不相错而各自阴阳,细推之可见矣。
不知是否
亦是。
「乾以易知」与「易则易知」之「知」字不同
「乾以易知」,「知」犹主也,「知」如知郡县之「知」。
乾健不息,惟主于生物如瓶施水,无他艰阻故以易知太始也。
易则易知」,言人体乾之易,故白直无艰阻而人易知之也。
文义得之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此「性」字专指气而言,如「性相近」之「性」。)有命(此「命」字兼理与气而言,如「贫贱安分富贵有节是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此「命」字专指气而言,所遇应不应,所造有浅深厚薄清浊之分,皆系乎气禀也。)有性(此「性」字专指理而言,如「天地之性」之「性」。)」。
不知可作如此看否?
此说分得好。
中和者,性情之德也。
寂感者,此心之体用也。
此心存,则寂然时皆未发之中,感通时皆中节之和。
心有不存,则寂然木石而已大本所不立也;
感通者驰肆而已达道所不行也。
故夫动静一主于敬,戒谨恐惧而谨之于独焉,则此心存而所寂感无非性情之德也。
不知是否
亦是。
「极」之为言究竟至极不可有加之谓,以状此理之名义,则举天下无以加此之称也。
故常在物之中,为物之的,物无之无以为根主而不能有立
故以在中之义则可,而便训「极」为中则不可
有形者论之,则如屋之有脊栋,囷廪之有通天柱常在此物之中央四面八方望之以取正千条别本之以有生
《礼》所谓民极」,《诗》所谓四方之极」,其义一也。
未知推说如此是否
是。
近见一书,名《广川家学》,盖董逌彦远所为
所论亦稍正,不知传授否?
为人如何
如曰:「心者,性之所寓也。
所贵于养心者,以性之在心也」。
又曰:「形之灵者曰魄,气之神者曰魂。
既生魄矣,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者名之曰魂。
附形之灵者,谓初生耳、目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为灵也。
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魂在魄先,附魄以神」。
此等说得亦无甚病否?
既生魄,阳曰魂,谓才有魄便有魂,自初受胞胎时已具足矣不可言渐有所知然后为魂也。
董氏有《诗解》,自谓其论《关雎》之义暗与程先生合。
其它涩难晓。
《集传》中京师之属,颇祖其说。
又据黄端明行状说,围城中作祭酒,尝以伪楚之命慰谕诸生
它事不能尽知也。
近见曾彦和彭蠡既潴,引《汉志豫章九水合于湖汉,东至彭泽入江;
禹贡汉水入江而湖汉九水见遏于江北于是自汇为彭蠡,则彭蠡之水本受湖汉之水,欲入江而为江汉所遏,因却而自潴。
汉水未入之前,则彭蠡未潴,故曰东汇泽为彭蠡,此说自当
但又有曰彭蠡之潴以受其江汉,而不能苏氏味别之说,则非也。
又言九江即是洞庭,引《汉志沅水、渐水、元水、底水、叙水、酉水、澧水湘水资水皆合洞庭中,东入于江,江则过之而已九水合于洞庭泽,故洞庭亦可名九江
若谓江分九道,则经当曰「九江既道」而不曰孔殷」,当曰「播为九江」而不曰「过九江」矣。
林少颖辨其不然不知洞庭之泽果是受此水之入否?
彭蠡自有源,而非受江汉而成,九江洞庭,而不在浔阳南,则无可疑矣。
彦和之于《禹贡》,虽未尽善,亦考索精详,胜它人也。
曾彦和说《书精博,旧看得子细不知其已有此说。
但《汉志不知湖汉即是彭蠡,而曰源出雩都,至彭蠡入江,此为大谬,恐彦和不能正也。
九江之说,今亦只可大概而言。
当时地入三苗,禹亦不能细考
若论小水,则湖南尚有蒸潇之属,况兼湖北诸水上流,其数不止于九。
若实计入湖之水,只是湘、沅、澧之属三四而已,又不能及九也。
汉水未入之前彭蠡未潴,此亦未是。
江流甚大,汉水入之,未必能有增益也。
大率今人不敢说经文有误,故如此多方回互耳。
孟子集注》「古公亶甫下注云:「太王公刘九世孙」。
五世而斩」下注云:「父子相继一世」。
按《史记自公至古公凡十世,今谓九世岂不数古公己身耶?
然按《豳诗》《集传》云:「公刘复后稷之业,十世太王徙居岐山之阳」。
则疑《孟子集注》或错「九」字否?
又按《明道行状》云:「先生五世而上中山博野高祖赐第京师」,则高祖五世祖也,「而上」即为六世,是通己身数矣
伏乞垂诲。
通数即计己身为数,曰祖,曰孙,则不当计己身
盖谓之祖孙则是它人而言矣。
史传及今人文字以高祖之父为五世甚多无可疑也。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一。又见《永乐大典》卷五五一,《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学行典卷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