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胡伯逢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三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六
知言》之书,用意深远析理精微,岂末学所敢轻议?
向辄疑之,自知已犯不韪之罪矣。
兹承诲喻,尤切愧悚
鄙意终有未释然者。
知行先后,已具所答晦叔书中,其说详矣。
乞试取观,可见得失也。
至于性无善恶之说,则前后论辨不为不详
近又有一书广仲丈论此,尤详于前(因龟山中庸首章而发,及引《易传》《大有》卦及《遗书》第二十二卷者。)
此外盖已无复可言者矣。
然既蒙垂谕,反复思之,似亦尚有一说,今请言之。
孟子所谓性善」者,以其本体言之,仁、义、礼、智之未发者是也程子曰「『止于至善』,『不明乎善』,此言善者,义理精微无可得而名,姑以『至善』目之」是也。又曰「人之生也,其本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
所谓可以为善」者,以其用处言之,四端之情发而中节是也程子曰「『继之者善』,此言善却言得轻。但谓继斯道者莫非善也,不可谓恶」是也。)
盖性之与情虽有未发已发之不同,然其所谓善者则血脉贯通,初未尝不同程子曰:「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不善是也。)
孟子性善本意伊洛诸君子之所传而未之有改者也。
知言固非以性为不善者,窃原其意,盖欲极其高远以言性,而不知名言之失反陷性于摇荡恣睢驳杂不纯之地也所谓极其高远以言性者,以性为未发,以善为已发,而惟恐夫已发者之混夫未发者也。所谓名言之失者,不察至善本然,而槩谓善为已发也。所谓反陷性于摇荡恣睢驳杂不纯之地者,既于未发之前除却「善」字,即此「性」字便无著实道理,只成一个空虚底物,随善随恶,无所不为所以有「发而中节然后为善;发不中节然后为恶」之说。又有「好恶性也,君子好恶以道,小人好恶以己」之说。是皆公都子所问,告子所言,而孟子所辟者,已非所以言性矣。又其甚者,至谓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则是本性之中已有此人欲也。尤为害理,不可不察。)
窃意此等偶出于前辈一时之言,非其终身所守,不可易之定论
今既未敢遽改,则与其之而愈失圣贤之意、违义理之实,似不若存而不论之为愈也。
知仁之说,亦已累辨之矣。
大抵尊兄之说,则所以之者甚难而未必是,而又以知仁、为仁为两事所谓观过知仁,因过而观,因观而知,然后即夫知者而谓之仁,其求之也崎岖切促不胜其劳,而其所仁者,乃智之端也,非仁之体也。且虽如此而亦旷然未有可行,又须别求为仁之方,然后可以守之。此所谓知之甚难而未必是,又以知与为为两事者也。)
如熹之言,则所以之者虽浅而便可行,而又以知仁、为仁为一事(以名义言之,仁特爱之未发者而已程子所谓「仁,性也;爱,情也」,又谓「仁,性也;孝弟,用也」,此可见矣。其所谓「岂可专以爱为仁」者,特谓不可指情为性耳,非谓仁之与爱了无交涉,如天地冠屦不相近也。而或因此求之太过,便作无限玄妙奇特商量。此所以求之愈工而失之愈远。如或以觉言仁是以知之端为仁也。或以是言仁是以义之用为仁也。夫与其外引智之端、义之用而指以为仁之体,则孰若爱言仁,犹不失为表里相须可以类求也哉?故愚谓欲求仁者,先当大概且识此名义气象彷佛与其为之之方,然后就此悫实下功,尊闻行知以践其实,则所知愈深而所存益熟矣。此所谓知之甚浅而便可行,又以知与为为一事者也。)
不知今将从其难而二者乎?
将从其易而一者乎?
以此言之,则两家得失一言而决矣。
来教又谓方论知仁,不当兼及不仁
夫观人之过而知其爱与厚者之不失为仁,则知彼忍而薄者之决不仁,如明暗黑白相形一举目而两得之矣。
今乃以为节外生枝,则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所以重得罪圣人矣。
窃谓此章只合程子尹氏之说,不须别求玄妙,反失本指也。
直叙胸臆不觉言之太繁,伏惟高明财择其中
幸甚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