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明仲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二七二
不远游」与「三年无改」各是一章文义自不相蒙
或欲牵合,彊为一说非圣本意也。
窃谓夫子此言只是发明孝子心耳
盖父之所行虽或有所当改,然苟未至于不可一朝居,则为之子者未忍遽革而有待三年,亦可见其不忍死其亲之心矣。
此心是本,但能存得此心,则父之道或终身可改或一日不可行,皆随其事之重轻而处之不失其宜矣。
圣人特指此心以示人所谓贯彻上下之言,而岂曰姑以是中制也哉
若如所喻,章句文义固已不通,而其间又极有害义理处。
夫谓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者,责宰予耳。
父母之爱其子而子之爱其亲,皆出于自然无穷,岂计岁月而论施报之为哉?
所谓中,乃天理人伦极致随时所在不同
禹、稷颜子之事观之,则可见矣。
今曰姑以中制言之,则是欲于半上落下之间指为一定之中,以同流俗、合污而已,岂圣人所谓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