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胡广仲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二、《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九七
知仁之说,前日晦叔书已具论之。
今细观来教释氏初无观过功夫不可同日而语,则前书未及报也。
夫彼固无过之功矣,然今所论亦但欲借此观过,而知观者之为仁耳。
则是虽云观过,而其指意却初不为迁善改过求合天理设也。
然则与彼亦何异邪?
尝闻释氏之师有问其徒者曰:「汝何处人」?
对曰:「幽州」。
曰:「汝思彼否」?
曰:「常思」。
曰:「何思」?
曰:「思其山川城邑人物车马之盛耳」。
其师曰:「汝试反思,思底还有许多事否」?
今所论因观过而识观者,其切要处正与此同。
若果如此,则圣人当时自不必专以观过为言
盖凡触目遇事无不可观而已有所观,亦无不可因以识观者而知夫仁矣。
以此讥彼,是何异同浴而讥裸裎也耶
人欲非性之语,此亦正合理会
窃谓天理固无对,然既有人欲,即天理便不得不与人欲为消长
善亦本无对,然既有恶,即善便不得不与恶为盛衰
譬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本岂有对哉?
至于晋有五胡,唐有三镇,则华夷逆顺不得不相与为对矣。
但其初则有善无恶,有天命无人欲耳。
龟山之意,正欲于此毫釐之间剖判分析使人克己复礼之功便有下手处。
孟子性善只如此说,亦甚明白悫实不费心力
而《易传《》大有》卦《、遗书》第二十二篇(棣问言性章。)论此又极分明,是皆天下公理非一家所得而私者。
虚心平气,勿以好高为意,毋以先入为主,而熟察事理之实于日用之间,则其得失从违不难见矣。
盖谓天命为不囿于物可也以为不囿于善,则不知天之所以为天矣。
谓恶不可以言性可也以为不足以言性,则不知善之所自来矣。
知言》中此等议论与其好处自相矛盾者极多,却与告子扬子释氏苏氏言几无以异。
昨来所以不免致疑者,如此
惜乎不及洒扫五峰之门而面质之,故不得不与同志者讲之耳。
亦闻以此或颇得罪于人,然区区之意只欲道理分明,上不负圣贤,中不误自己,下不迷后学而已,它固有所不得而避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