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许顺之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九
空空如也」,或者多引真空为问如何
二程先生此段分明横渠说似过当了。
愚谓且以二程先生之说为主理会正当文义道理自在里许
只管谈玄说妙,却恐流入诐淫邪遁里去。
「贫而乐」云云,善莫病于有为,学莫病于自足
有为无为而或辍,自足则不而或止。
学者大病,而贤达之必期于进德也。
盖善自己当然而学须至不厌
知所当然则贫而乐,富而好礼,骄与谄无所事也;
所不厌则切磋道学琢磨自修学问明辩不可已也。
是宜引《诗》以自况,亦明道之无穷也。
此段虽无病,然语脉中窒碍处亦多。
大凡不必如此立说,此先儒之说已略具矣。
李光祖说甚善。
「不逆诈不亿不信」,此有以圣人皆欲天下后世归于宽厚长者之域处。
盖天不能君子不能小人私淑艾可也
今设有诈与不信之人,彼未必心知其非,第此以诚实之道处之,亦未必观感而化,不亦善乎?
何用逆亿为?
君子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彼以小人之道来,使此而不先觉岂不为所罔乎?
故亦在所先觉方为贤耳。
逆诈亿不信,恐惹起自家机械之心,非欲彼观感而化也。
胡明仲云:「逆亿在心,是自诈自不信也」,只是此意。
若如此说,便支离了,不亲切
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李光祖曰:「理地明白,则私智无所用之矣」。
此说极善。
仲云,「抑亦二字玩味,有深意,固是如此
莫须也著先觉方是贤乎」,乎者,疑问之辞,以上未尽疑问也。
社,夫子曾语宰我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姓以畏,万民以服」,则知古人立社,岂虚设哉,亦以土地宜之木而使民戒惧,其为教莫大焉。
哀公问社宰我宰我受学圣人之门,岂无格言以正其心术
以是而长之逢之,宜得罪圣人,故反覆重言深罪之。
如「我战则克」,夫子非不知阵,而对灵公必以俎豆
晋《乘》、楚《梼杌》、鲁《春秋》,孟子非不知闻,而对威文以无传
凡此皆引君于当道
曾谓宰我久学圣人而不之知,岂有补于名教者耶?
此段只依古注为是
又谓古人立木于社,使民所存著,知社之神必有所司,则国君所以社稷严乎
三桓擅改而鲁之权失所司,则哀公之问社,宰我因其问而言「使战栗」。
惜乎其说之不详故夫子叹之曰:「成事不说」,谓不为详说也,「遂事不谏」,谓不因事而谏也。
使宰我之知不足以知之,则无责可矣。
知而言之不尽,此圣人所以惜之也。
既往不咎」,盖因其问而可以言而不言既往之失,今则无及矣,无可咎也,犹曰「今无可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