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子澄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五
寄示所和鸿庆旧诗三复感叹
麻鞋之契,今何敢望有如此事耶?
槐阴诗文讲卷皆佳,季章所谓切问近思学者,真不易得。
但似有迫切狭吝之意,见得道理到处十分到,不到处亦十分不到
想见都不读书理会文义,虽理会,亦是先将己意向前搀断,扭捏主张所以有来云云之病。
景阳又忒宽慢自己分上想见不亲切也。
公度向时得见,资质尽过诸人,但后来觉得亦有局促私吝之意,不知今又如何也。
卷子随看各以鄙见批在纸背,请更详之。
似此讲论,初闻之以为有益,故尝往求问目,欲令诸生条对
以今观之,则问者本无所疑而答者初无所见多是临时应课塞白
似此讲论,恐无所益。
又有一种切己病痛日用功夫只在当人著实向前自家了取,本不用与人商量,亦非他人言说所能干预
纵欲警觉同志只合举起话头,令其思省,其闻之者只合猛省提掇,向自己分上著力,不当更著言语论量应对
如人有病只合急急求药;
得药只合急急服饵不当更著言语形容此病,更著言语赞叹此药也。
今将实践履事却作闲言语说了,方其说时,意在于说而不在于行,此恐不惟无益,而又反有害也。
愚见观之,似不若圣贤之书大家讲究一件,有疑即问,有见即答,无疑无见者,不必拘以课程如此却似实有功夫不枉闲言语
不知老兄以为如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