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别纸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五
圣贤之言,离合弛张各有次序不容一句都道得尽。
故《中庸首章言中和之所以异,一则大本一则达道
是虽有善辨者,不能之而为一矣。
伊川先生云:「大本言其体,达道言其用」。
体用自殊安得不为二乎
学者须是于未发已发之际识得一一分明然后可以体用一源处。
然亦只是一源耳,体用不同,则固自若也。
天地便是大本立处,万物便是达道行处,此事灼然分明
但二者常相须无有能此而不能彼者耳。
子思龟山气象不同,然若使龟山只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则不解书矣。
释氏便要如此,尝见其徒说李遵勖请某僧注《信心铭》,其人每句大书而再注本句于其下,便是只要如此鹘突也。
中庸不可能」,明道但云克己最难,故曰中庸不可能也。
贯彻上下不若龟山奇险也。
龟山之说,乃是佛老绪馀,决非孔子子思本意
兼「人为道远人不可以为道两句若如龟山之意,则文理自不通。
但人悦其新奇不觉其碍耳。
今人本分文字,则「而远人」处下「而」字不得,须下「则」字方成文理。
后面虽有求仁之说,然其道言之,自学之,又似王氏说话
若果不可为,则学者安可求仁以为道?
学者可求,则不可为之说又赘矣。
枉费说词无益学者,而反有害义理之正,不可从也。
向见李先生亦自不守此说,又罗先生陈几叟诸人以为龟山中庸语意枯燥不若吕与叔浃洽,此又可见公论不可掩矣。
吕与叔说道不远人处记得尽好,可更检看
鸢鱼」、「鬼神两章却是上蔡说得通透,有省发人处。
如此虽是排著一片言语,然却无个贯穿处也。
智、仁、勇须做有轻重看,若言仁者必有勇,则仁勇而已岂有轻重
勇者不必有仁,则又岂可便言轻重乎?
此三者,天下达德,然逐人禀赋成就不同故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之异。
然仁则浑然全体智、勇固在其中
生知安行从容中道,而学利、困勉不足言矣。
「其动以天,圣人之事」,龟山此章若以上章「诚者天之道」言之,则「以」字不为害
直指道体,则「以」字下不得矣。
「近而不尊」者谓何等事
试举一二以證之。
要之此章说得不快人意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