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敬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三九
道即本也。
道即本也,却恐文意未安。
莫非道也,而道体中又自有要约根本处,非离道而别有本也。
如云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此所谓本也无它,达之天下也,则是既立道生矣。
则是道之与本,岂常离而为二哉?
不知如此更有病否?
苟志于仁。
举措自吾仁中出,而俯仰无所愧怍,更无打不过处,此惟仁者能之,颜、曾其犹病诸。
今以志于仁者便能如此,亦不察乎浅深之序矣。
愚窃以为志于仁者,方是初学有志于仁之人,正当日用之间念念精察有无打不过处
若有,即深惩而痛改之,又从而究夫所以不过何自而来用力之久,庶乎一旦廓然有以知仁矣。
虽曰知之,然亦岂能便无打不过处
直是从此存养十分纯熟,到颜、曾以上地位,方是入此气象
然亦岂敢自如担当
只是诚心恭己天理流行自无间断尔。
今说才志于仁,便自如担当了,岂复更有进步处耶?
又且气象不好,亦无圣贤意味
正如张子韶孝经》首云:「直指其路,急策而疾趋之」,此何等气象耶?
盖此章「恶」字只是入声,诸先生言之已详,岂忽之而未尝读耶?
理之至当不容有二,若以必自己出而不蹈前人为高,则是私意而已矣。
横耳所闻无非妙道
横耳所闻」,乃《列子》之语,与圣人意相不得
圣人只言耳顺者,盖为至此浑是道理闻见之间无非至理(谓之至理,便与妙道不同。)自然不见其它
虽有逆耳之言,亦皆随理冰释,而初无横耳之意也。
只此便见圣人之学、异端之学不同处
其辨如此,只毫发之间也。
四时俱者无近功所以大受不可小知也,谓它只如此
一事能否不足以君子之蕴,故不可小知
任天下之重而不惧,故可大受
小人一才之长,亦可器而使,但不可以大事尔。
民非水火生活,于仁亦然,尤不可无者也。
水火犹见蹈之而死,仁则全保生气未见之而死者
此段文义皆是只此一句有病不必如此过求
知、仁、勇圣人全体皆是非圣所得与焉,故曰夫子自道也。
道体无穷,故圣人未尝见道之有馀也。
然亦有勉进学者之意焉。
自道恐是与道为一之意,不知是否
上达下达凡百事上皆有达处,惟君子就中得个高明道理小人就中得个污下道理
吕谓君子日进高明,小人日究乎污下
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为子必孝,为臣必忠不可易也。
罗先生云:「只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
此说得之
四体不言而喻无人说与它,它自晓得
太简不知「它」指何人,此亦好高之弊。
强恕而行,临事时却为私利之心夺。
不强无以主恕。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是理明欲尽者。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此是强恕行者
无所用耻,小人机变之心胜,初不知有耻,故用不著它。
机变之巧,则文过饰非何所不至
无所用耻也。
「礼之用和」,礼之发用处以和为,是礼之和犹水之寒、火之热,非有二也。
当时行之,百姓安之,后世宜之莫不见其为美也。
所谓「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先王之道若以此为美而小大由之,则有所不行。
盖天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知和云云,又逐末忘本,故亦不可行也。
大凡老子之言与圣人之言全相入不得也
虽有相似处,亦须有毫釐之差,况此本不相似耶?
说似过当,「礼」与「和」是两物,相须而为用。
范说极好伊川、和静以「小大由之一句上句,似更分明,可更详味
若如,恐用心渐差,失其正矣。
先行其言」,一云行者不是汎而行,乃行其所知之行也。
先行其言,便是个活底君子,行仁言则仁自然从之,行义言则义自然从之,由形声之于影响也。
道理自是如此,非有待而然也,惟恐不行耳。
此章范、谢二公说好不须过求,恐失正理
「见其礼而知其政」,子贡自说己见礼便知政,闻乐便知德礼乐正意不必百世之王,亦不必夫子只是汎论。)
百世之后,等校百世之王,皆莫能逃吾所见
所见生民以来未有孔子者。
宰我子贡有若那时虽要形容孔子,但各以其所自,见得孔子超出百世,而孔子所以超出百世,终不能形容也。
此说甚好,但不知子贡如此自许否?
恐亦害理也,更商量看。
一云子贡夫子之礼而知夫子所以为政,闻夫子之乐而知夫子所以为德也。
如知夫子之得邦家之事也,亦是子贡闻见所到也。
「莫之能违」,则吾夫子是规矩准绳也。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谓必于射,则不免有争焉。
及求其所以争者,则乃在周旋揖逊之间,故其争也,君子异乎众人所以角力客气也。
此说甚好。
充类至义之尽也」,谓之「义」,则时措之宜,无有尽也。
若要充类而至,如不由其道而得者,便把为盗贼之类,是义到此而尽,举世无可与者。
殊不知圣贤权机应用无可无不可者,亦与其洁之义。
如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见之,象喜亦喜,义到此有何尽时?
不必如此说。
「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
充类至义之尽也」,熹旧尝为说曰:「充吾不穿窬之心而至于义之尽则可,自谓如此岂可以此责人哉?
诸侯之于民,所取固不足道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