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敬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二
诸谕一一具悉
比来同志不为无人,然更事既多,殊觉此道之孤,无可告语居常郁郁
但每奉教喻,辄为心开目明耳。
子澄引马出处渠辈正坐立志不彊而闻见驳杂胸中此等草木太多,每得一事可借以自便,即遂据之以为定论所以缓急不得力耳。
近来尤觉接引学者大是难事,盖不博则孤陋而无徵,欲其博则又有此等驳杂之患。
况其才质又有高下,皆非可以一格而例告之。
自非在我者充足有馀,而又深识几会亦何当此责耶?
周君恨未之识,大率学者须更令广读经史,乃有可据之地。
然又非先识得一义理蹊径,则亦不能读,正惟此处为难耳。
建康连得书,规模只如旧日
前日与之书有两语云:「忧劳恻怛虽尽于鳏寡孤独之情,而未有以为本根长久之计
功勋名誉虽播于儿童走卒之口,而未有以喻乎贤士大夫之心」。
此语颇似著题未知以为如何
然亦只说得到此,过此尤难言也。
寻常戏谓佛氏所谓大心众生者,今世绝未之见。
凡今之人营私自便得少为足种种病痛正坐心不大耳
子重前书已及之,所言虽未快,然比来众人已皆出其下矣。
交战杂好之说,诚为切至之论,吾辈当朝自点检也。
诚之久不得书,如彼才质,诚欠追琢之功。
相去远,无所效力也。
陈唐㢸者,旧十馀年前闻为人,每恨未之识。
此等人亦可惜沉埋远郡,计其年当不下五六十矣。
吴儆者闻对语能不苟,不易不易
此等人材温良博雅之士,世间不患无之,所恨未见
前所大心众生者,莫能总其所长而用之耳。
寄示书籍石刻感感
近作濂溪书堂记》,曾见之否?
谩内一本发明天命之意,粗为有功,但恨未及所谓不谓命者,阙却下一截意思耳。
此亦是玩理不熟,故临时收拾不上
如此非小病,可惧也。
学记刻就,幸早寄及。
只作两石,不太大否?
近思举业三段横渠一段并录呈,幸付彼中官属正之。
或更得数字说破增添之意尤佳。
盖闽、浙本流行已广,恐见者疑其不同
兼又可见长者留意此书之意,尤学者之幸也。
中庸章句只如旧本,已如所戒矣。
近更看得数稳实,尤觉日前功夫未免好高之弊也。
通鉴纲目》近再修至汉、晋间,条例稍举,今亦谩录数项上呈
近年衰悴目昏,灯下全看小字不得,甚欲及修纂成书
多事分夺,无力誊写未知时可得脱稿求教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