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钦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一九
示及胡彪二书吕氏中庸》辨,发明亲切警悟多矣。
然有未谕,敢条其所以而请于左右
广仲切中学者之病,然愚意窃谓此病正坐平时烛理未明,涵养未熟以故事物之来,无以应之。
若曰事物至之时,精察此心之所起,则是似更于应事之外别起一念,以察此心。
以心察心烦扰益甚,且又不见事物未时用力之要。
所以不能亡疑也。
儒者之学,大要穷理为先。
盖凡一物一理,须先明此,然后心之所发,轻重长短,各有准则
《书》所谓天叙天秩天命天讨,《孟子所谓「物皆然,心为甚」者,皆谓此也。
若不于此先致其知,但见其所以为心者如此,识其所以为心者如此泛然无所准则,则其所存所发,亦何自而中于理乎?
且如释氏擎拳竖拂运水般柴之说,岂不见此心?
岂不识此心?
而卒不可与入尧舜道者,正为不见天理,而专认此心以为主宰,故不免流于自私耳。
前辈有言圣人本天,释氏本心,盖谓此也。
来示又谓心无时不虚以为心之本体固无不虚然而人欲己私汩没久矣安得一旦遽见此境界乎?
圣人必曰正其心,而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其用力次第如此然后可以得心之正而复其本体之虚,亦非一日之力矣。
今直曰无时不虚,又曰既识此心则用无不利,此亦失之太快而流于异学归矣
儒者之言,则必也精义入神而后无不利可得而语矣。
孟子存亡出入之说,亦欲学者操而存之耳,似不为识此心发也。
若能常操而存,即所谓敬者纯矣。
纯则动静如一而此无时不存矣。
今也必曰动处求之,则是有意求免乎静之一偏,而不知其反倚乎动之一偏也。
然能常操而存者,亦是颜子地位以上人方可言此。
今又曰识得便能守得,则仆亦恐其言之易也。
明道先生曰,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
须如此而言,方是攧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高明之意,大抵在于施为运用处求之,正禅家所谓石火电光消息也。
而于优游涵泳之功,似未甚留意是以求之太迫而得之若惊,资之不深而发之太露。
《易》所谓宽以居之者,正为不欲其如此耳。
愚虑及此不识高明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