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吕伯恭1163年10月19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递中两辱手教,获闻迩日秋清尊候万福感慰之至。
但所被恩命,以熹之资历分义精神筋力,皆无可受之理。
虽感君相矜怜之意,重以仁贤说诱之勤,终未敢起拜而恭受也。
申省状已附递回付奏邸副本录呈。
叙说虽详,然似无过当之语,只是须如此说,方尽底蕴耳。
如以未安,幸为却回,仍别为作数语见教庶几可以无忤
若只熹自作,终只有此等词气出来也。
观此气象,岂是今日仕途物色
当路者必欲彊之,大是违才易务矣。
区区之志,状中备见。
更有一事,自数年来绝意名宦凡百世务人情礼节一切放倒
今虽作数行书与人,亦觉不入时样,唯在山林,则可以如此恣意打乖,人不怪责
一日出来作郡,承上接下,岂容如此
已惯心性,虽欲勉彊,亦恐旋学不成徒尔发其狂疾,此是一事
又数年来次辑数书,近方略头绪,若得一无事,数年不死,则区区所怀可以无憾,而于后学亦或不为无补
今若出补郡吏,日有簿书期会之劳,送往迎来之扰,将何暇及此
因循岁月,或为终身之恨,而其为政未必有以及人,是其一出,乃不过儿女饥寒之计,而所失殊非细事
此皆未易外人道,故状中不敢及之。
只欲老兄知之,更为宛转缓颊,使上不得罪于君相,下不见疑于士大夫足矣
扶接导养之功,正应于此用力,想不以为烦也。
揆路未敢作书,烦为深达此意。
只俟此事定叠,再得宫观如旧,便自作书谢之也。
武夷当满,今既未受命,亦未敢便落旧衔,但未敢请俸耳。
或恐得祠,别有所加,此亦决然难受
亦可微词风晓之,免临时纷纷也。
千万留念,至恳至恳!
保全孤迹,使不至疏脱,深有望高明也。
熹来日出紫溪,迎哭刘枢之柩。
昨得其诀书,犹以国耻未雪为恨,亦可哀也。
临行甚冗,又急遣回递中,草草作此,殊不尽意
八月十七日上状,不宣
顿首再拜
子重不及拜状,昨日亦尝以书附政和行者,想未能即达也。
此事亦告调护,得免疏脱朋友之赐厚矣。
钦夫久不得书,彼想时闻问也。
王程驱迫不得少休,闻此尤使人怕出头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