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高宗孔明谢玄孙权汉武武用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四、《诚斋策问》卷下
弈棋者参于数而不泥于数,善疗疾者酌于方而不守于方,善用兵者学于法而不拘于法。
弈棋而泥于数者,其弈必败
疗疾而守于方者,其疾不瘳
然则用兵而拘于法,岂能保其不负哉?
大抵兵之为兵,其算无穷,其妙不测
或奇或正,有不一之机;
或攻或守,有不一之势。
迅雷掩耳不足以喻其速也,投机转圜不足以喻其顺也
一日之间,一阵之际,为变不齐应变各异。
苟拘一定之法,而不以智谋参乎其间,其不败于敌以毙吾之赤子几希
是故古之用兵者初无一定之法,乃有不同之用。
子仪以宽,光弼以严;
王剪以众,谢玄以寡;
孙膑减灶,而虞诩则增灶;
李广部伍,而程不识则正部伍
韩信背水为阵,虽云前左水泽而亦取胜
邓艾缒兵而下,虽曰犯危履险,而卒以成功
操纵开合横斜曲直莫不为我所用,而敌终折北不支
知兵法诚不可拘,特顾人所以之者何如耳。
善用之者以法而不以法,故默有合于法;
不善之者以法而必以法,故适以害于法。
古之人如霍去病其所善用法者乎。
武帝欲教去病孙吴兵法,而去病对曰:「顾方略何如不愿学古兵法」。
则疑其不以法矣,然其论乌戾,讨速濮,绝大漠,济穹庐,遂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
其虏王降将之功,自大将军无与为比,非深知兵法者,其孰能之?
故曰,善用之者不以法,而默有合于法,霍去病之谓也。
乃若韩信出兵井陉,入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使成安君李左车之言,绝其辎重,而不与战,则韩信之兵进退不能,而生受擒矣。
成安君乃曰:「吾闻兵法,『什则围之,倍则战之』。
兵号数万,而避之弗击,后有大者何以拒之」?
遂与战,而卒贻泜水之祸。
使其不拘法,奚至于是?
故曰,不善之者必以法,而适以害于法,成安君之谓也。
霍骠骑所以胜,与成安君所以败,则兵法岂可必泥哉。
伏承执事高宗伐鬼方孔明之讨仲达谢玄之破苻坚孙权之缚关羽,与夫汉武之用广陵魏武之图吴蜀,数者兵法,下询末学
愚虽不敏,请得而商确之,则其或得或失,有可言者
盖尝谓两军相垒之际,莫不利于泥法,莫利于料敌
所以料敌,则虽每事背于法而亦必胜
不知所以料敌,则虽每事泥于法而终亦必败
高宗之时,商运衰微,而鬼方强盛高宗知其不可与之角胜负于朝夕也,故迟之三年之久,而卒不害中兴之显主。
其能料敌如此,又何拘于师久暴则财用竭之法乎?
诸葛孔明司马仲达军于渭南雌雄之形未有敢决激之使战也,故遗之以巾帼妇人之饰。
傥非魏帝使人仗节以止之,则仲达亦乌能自己
是虽不能仲达出战而亦不害天下奇才,又何拘于「我欲战,则敌人不得不与战」之法乎?
苻坚无道而伐有道百万之众蹈死淮淝,谢玄逆料其然故以八千而破之。
兵法有敌强而暂避之言,不拘也。
关羽恃其骁勇,骄于战胜,而不为之备,孙权逆料其然,故命陆逊以缚之。
兵法归师勿遏之言,不拘也。
此其料敌有得者,愚故喜谈而乐道之。
乃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使之自效未必无功,而武帝则阴戒卫青,以无令得当单于
至其于李陵也,则又听其以步兵五千涉单于庭。
一则难于广一则易于,终使广失道而自败,以兵败而自降岂非不能料人之愚耶?
孙权保据江东,国险民附,此未可以卒攻,而魏武乘举荆之势,欲席捲以临之。
先主新破刘璋未附一日之间,凡四五惊,此可以投机,而魏武刘晔之言,不乘胜以取之。
一则易于伐吴,一则难于伐蜀,终至有赤壁之败,无混一之功,亦岂非不能料人之过耶?
夫以汉武魏武号为知兵,而犹或有失,是知不可以易言也。
用兵者之于兵,要如书生之于书,造乎心传自得之妙,而遗其尘编断简之传,则其视兵法筌蹄具耳
杜牧之注《孙子有言曰:「珠之走盘横斜曲直不可预知,所可知者,珠之不出于盘」。
愚愿摭此以谢师问,执事以为何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