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晟忠义感人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四、《诚斋集》卷九○
论曰:君子不能回天下之势,而能回天下之心。
心之所回,势之所随也。
天下不幸小人在朝,知逆天下之心以顺其君,不知天下之心以去其君。
天下之心已去于其下,而小人之宠犹不去于其上,天下之势至此,虽使君子为之,若之何而为之哉!
泾原之变,天下共疾卢杞之为也,李晟欲以孤军而复王室,其势亦难矣。
不求于势而求于心,盖天下之势可以定,不可以倾,一倾则难定;
天下之心易以散,亦易以收,一收则不散。
一己忠义心感天下忠义之心,天下之心既回,天下之势自定矣。
史臣曰:「李晟忠义感人
人之言曰:与死人同病者其病不可医,与危国同势者其势不可为
医无愚良也,其能医者,非医之能也,必不可死之病也。
君子巧拙也,其能有为者,非君子之能也,必不可之国也」。
嗟夫,此庸人之论也,非君子之论也。
庸人之论以天而废人者也,君子之论以人而辅天者也。
能医不死之病,庸医能之何取良医哉!
能存不危之国庸人能之何取君子哉!
天下必死之人,足以良医之技;
天下至危之国足以君子之能。
良医所以能生必死之人,君子所以能存至危之国,亦必有说矣。
人之命虽系乎天,实系乎人之气;
国之命虽系乎天,实系乎人之心。
良医者有药以回死者之气,是以能生必死之人也;
君子有道回国人之心,是以能存至危之国也。
李晟之存唐,必以忠义人心,此其回之之药欤?
德宗初不病也,唐室初不危也。
建中之政,天下相贺,德宗何病焉?
虽未能以天下河北,亦未闻以河北而制天下唐室何危焉?
卢杞一进,杀真卿,沮怀光,士心去矣;
间架有征,陌钱有征,民心去矣;
战者未返,戍者复行,军心去矣。
且夫天下之权托于人主也,人主之权托于谁哉?
一曰士,二曰民,三曰军。
今也德宗之托于天下也,是三人者其心皆去矣。
泾原之役、奉天之役、兴元之役,不在朱泚作难之日也,识者知之久矣
当是时也,以我之寡当贼之众,众寡不敌也;
以我之弱当贼之强,强弱不敌也。
怀光吾大将也,则叛于内;
三镇强藩也,则应于外,唐室之危何如哉!
李晟一己忠义回天下之心,以天下忠义回天下之势,以寡为众,以弱为强,以孤军京师,医必死之病而存至危之国,天也,亦人也。
呜呼
无强国有强人
有人而有国者,吾闻之矣;
无人而有国者,吾未之闻也。
至于德宗,大盗再起天下再定,有人焉故也。
安史之乱李、郭忠义而相勉,遂能回天下之心。
泾卒之乱,李晟忠义感人陆贽训辞感人,亦能回天下之心。
唐之人心其去者再,小人离之也;
其收者再,君子回之也。
大哉人心乎!
大哉,回人心之人乎!
与其既去而回之,孰与未去而留之?
吾故因李晟之事而备论之,有天下可以戒矣。
谨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