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学正刘光祖召试馆职策题淳熙六年十月九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九、《玉堂类稿》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问:自乡举里选之法废,取士未有不以言者也。
三代而下其可论者,汉、唐耳。
汉重经术,故虽有孝弟有力田,有茂材,有孝廉,有四科,有贤良,而明经得人为多。
唐重词章,故虽设制举至八十有六,又有宏辞,有明经诸科,而进士得人为盛。
此其大略也。
本朝取人之制实仿焉,治平而上专用诗赋近于唐矣,雕篆之工疑若不于用,然元臣大老通经博古之士布满中外累圣赖之以致太平,其故何也?
熙宁元丰以后经术造士过于汉矣,是宜得圣人之传,备贤人之业,校短量长,乃或未然,此又何也?
人才盛多有相之道,初不系科举耶?
诗赋经义无益政事未易优劣耶?
主上慨然大有为天下,而患无真才能可以仰副任使,不于科举取之,将孰取之?
三代远矣,其制殊未易复。
今欲一之词章,则虑学者舍本而逐末,固不可也
一之经术,则人占一艺,百馀年间命题已遍,平时既可预备一旦全用他人之作,未易辨也。
无已,则兼是二者或庶几焉。
然而元祐绍兴皆尝力行,行未久辄罢。
志分而习不专艺业所以难工。
能者寡,不能者众,主司所以难考易摇,亟改不在兹乎?
若乃词科应用之文,视诗赋论策无大相远,而用力尤省,剽袭尤多不过稍取其记问耳,此非通行之法也。
然由今之制革前之弊,而欲得人汉唐、如祖宗为国立功名事业他日,其必有道矣。
至于郡国解试之日,真伪杂进,动以万计,而考官不过数人,又皆漕臣按籍而差者。
一道之官数且不足能否何择?
毋怪乎遗才之多也。
欲救其弊,顾岂无术?
极陈之?
将以献于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