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顺应庙记 宋 · 李琮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二
赴人之急,而能抗辞以兴释围之师;
分人之忧,而能督将以拒残民之寇。
自非信义著于人、智勇当时,畴能及此哉!
宜生则为豪英,殁则为神灵福庇生民,功扶社稷,历千万祀而庙食无穷封爵益崇也。
《祭统》所称,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禦大灾、能捍大患,皆得与于祭典
后稷勾龙平水土、教稼穑得通祀于天下,而历朝将相名臣,亦各以其忠烈血食于所治。
此者,皆以其有功于民,故社而之、尸而祝之。
后世因其辅国祐民,又从而褒宠之,所以顺民之心,以明报神,以教事君也。
汉之季盗贼竞起,民无适归,奸雄豪杰乘时肆志,擅甲兵、植强大以觊非望者,所在如是
太史公独以迈往之资,怀忠仗义解纷弭乱,志在康时,其功勋行事,备见于吴史。
考其本末可谓信义著于人、智勇当时,而有功于民者也。
盖尝论之,处纠纷之世,非文则无以出奇制胜,非武则无以摧坚挫锐
公在当时,虽非突围挑战中鹄破的,施之于武,然画谋决策应对周旋,盖亦有文事焉。
观其救北海之危而乞师玄德也,引义慷慨不过数语,而凛凛烈丈夫之气,备见乎辞,非其文能若是乎?
本传所载,止称少而好学,其文乃不他见,岂公所学皆实用之文,而以章句之文故耶?
惜公以文武全才设施未究,天不假年
考其功未足以称其才,临终之言,自以不升天子之阶为恨,其志概可见也。
公庙食兹土,盖孙仲谋统事之初,以公都督海昏有功,遂悉以南方之事委之,故其薨也,葬于此庙食焉。
然庙之建千载矣,其庙号封爵,曩皆即其旧而称之,独未见有以公之遗德馀烈闻于时而蒙宠光者,岂潜德发辉固自有待乎?
圣宋光尧寿圣皇帝在位三十五年,金人败盟侵扰淮甸朝廷方督诸军遏绝剿除既而百灵助顺,金即殄灭,有诏天下,具所在灵应素著以闻,将议褒封
此邦之人备述公禦灾捍患之功,敷奏于廷,于是顺应庙额首颁。
明年,嗣天子以舜绍尧,进登大宝邦人因所降赦文,又条上公功,请列爵故灵惠侯之封,复膺其赐。
命下之日,县官井邑笙箫旗鼓,迎诰至其本庙,望东南虔拜,宣布所封,已侑神三献大夫、士相与饮福受胙酒半令尹陈君举觞而言曰:「庙额封侯无愧矣,而事之所遇,得不千载一时乎?
神依人者也,千载一遇,虽本神之功,而其缉谋经理,实二生力焉」。
盖指琮之子大源与邑人杨闻诗之子骥而言也。
琮起而言曰:「公之遗德馀烈,凡属当时所治之地,无不蒙其惠,而此邦之人,事公弥敬饮食必祭,水旱疾疫盗贼窃发无不以祷,祷则必应。
族居密迩公之祠场,而环庙之山,与夫庙地又皆世业,故感公之惠为多,在建炎间一新庙貌至今历时之久,椽腐瓦碎,门颓墙圮,幸因建侯之封将率诸弟再葺而新之,并叙今日所致之由,而刻诸石」。
士大夫同辞而赞曰:「兹盛事也,非子其谁宜为」!
琮既言矣,敢不
公有行庙在邑,邑人以每岁端午前期扶老携幼,迎公入行庙,留祭五日,为游江乐神之戏,节后一日,复倾城送还本庙。
赐额之敕,杨闻诗分掌在行庙,而本庙在墓地故封侯之诰,琮实掌焉。
诸葛孔明之殁也,人思之,所在崇祀,而汉诏独以庙墓为正,故今录公封侯之诰,与公存殁功烈终始大略刻石本庙,昭示将来庶几公因其所封而厚其福于辅国祐民,则自侯之封等而上之,复将有所遇焉。
乾道三年四月一日戊辰立石
令尹陈君,右承议郎光祖也。
按: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乾隆十五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