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大行太上皇帝谥议淳熙十五年三月四日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七、《中兴礼书》续编卷五○
谨率群臣诣南郊,请大行太上皇帝谥。
议曰:臣闻圆穹宣精,苍苍在上昆仑旁薄得一以清,超乎不可形容者,天也。
灵威赤熛、含枢、叶纪之号,名其可名者,不得而辞。
乘乾六龙光宅天下发育万物与天同功,巍乎不可拟象者,帝也。
容成赫胥高阳放勋之迹,法其可法者,兹得而议。
先王于是有谥,以尊名节,以壹惠之典。
虽下不得诔上,卑不得诔尊,然质之于南郊,告之于有昊,慎扩天下大公,推古今之至美,则列王功,纪盛德,刻之玉策藏之金匮,荐清庙而训万世者,臣子之诣,盖可述矣。
恭惟大行太上皇帝刚健笃实徽柔懿恭
道关百世而不自以为高,功被六合而不自以为至。
政宣之世,应龙方潜,侪于宗藩,隐而未见,而圣德升闻,如曦轮未驾,起明于东,赫然照耀乾坤之象。
都城受敌,身践危机,剪焉单车寄命虎穴,而天声震憺,如雷在地中,百神拱揖萧然有惊远惧迩之威。
靖康元二之时,赵魏涂炭,齐秦困兵戈,冀冀神州,它姓代匮江淮襄汉,鞫为盗区
霸府建台,本无千麾万旟之柄,曾不三月历数在躬,商丘旧都,重集景命大业之济,同符艺祖
自时厥后艰难百罹收功倾危之馀,兴统于缀旒之际,克复丕绪,绍开中兴,由汉光武以来一人而已
新莽窃位政刑烦虐,黎民思乱,十室而九。
使光武不作伯升圣公之徒,亦将起而覆之。
汉之为汉,其成可必,则炎德复辉,如摧枯拉朽,其为力差易。
帝初为滏阳肘腋变起,间关相台踯躅于济岱。
于斯时也,赵宗不绝如法
讫于九庙再安,基序万世,视光武之功,为有加焉。
氛祲既清,驻跸吴会励翼自治,明其政刑屈己睦邻,则疆埸之间,慎廓无事
奉亲尽孝,则丑车万里,还养祗宫
正经界以平征徭,立太学以起俊造退朝燕閒,唯六艺是尚,而声色之乐不迩。
和众丰则损上益下,而货利之私不殖
邦畿千里林箐岨深,于弋猎蒐畋之娱无有也。
左江右湖,境趣幽绝,于登临游豫之好无有也。
天下耆定褰裳去之,退托北宫,以受嗣圣,由唐尧以来一人而已
尧老舜摄,年踰九龄耄期倦勤,理之必至,而自古迄今,尊其巽德。
帝之禅位也,春秋才五十有六,圣躬康宁无所斁厌,乃举神器之重,如弃弊履
怡神大庭访道姑射万几之事,未尝一过,而问视唐尧之德,为有光焉。
温洛呈图,方得珠而游赤水
荆山铸鼎,忽乘云而飞紫青
殂落之哀,函生共痛,爰稽礼典,祗荐鸿称
谨按谥法裁成万物曰圣,一民无为曰神,克定祸乱曰武,经纬天地曰文,圣能法天曰宪,慈惠爱亲曰孝。
若人天奉无,辅相左右与天下之同利百姓日用不自知,斯不曰裁成万物乎?
笼络宇宙视民如子兼爱南北拯之水火之中,而保大乐天待时而动,斯不曰一民而为乎?
庙谟雄断,我伐用张,祀配天不失旧物,斯不曰克定祸乱乎?
稽古之光,参前于二典维天之命骏惠文王,斯不曰经纬天地乎?
惟天聪明,惟帝时宪,惟天为大,惟帝则之,斯不曰圣能法天乎?
徽宗之讣至,水浆食粥不入口者三日,慈宁之疾革至于寝食俱忘,言发泪下,斯不曰慈惠爱亲乎?
庙号之建久矣,在礼,祖有功而宗有德国朝自熙陵以降,传八业称宗,皆本其极挚者而言之,谓其德可宗永世
炎刘不竞,汉革而新,光武复之,庙为世祖
皇运中微,楚乘其器,先帝复之,再造区夏,以昭前人之光,宜世世宗之,以轶建武系隆之盛。
商之武丁,以德高可尊,故表显之,号为高宗
汉之高帝,以其功最高,虽谥法所无,而特超名为高祖
谥备唐尧之功德,庙协商汉之二美功德兼隆,高而且大,煌煌尽善无得而踰。
大行太上皇帝谥宜天锡之,曰圣神武文孝皇帝庙号高宗
谨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