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淳化 南宋 · 郑兴裔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二、忠肃集
太宗皇帝留意翰墨淳化中,出御府所藏,命侍书王著临榻。
枣木镂刻,釐为一十卷
于每卷末篆题云:「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模勒上石」。
仁宗,又诏僧希白刻石秘阁,前有目录,卷后无篆题
高庙绍兴中,令国子监摹本首尾淳化略无少异。
当时御前拓者多用匮纸,盖打金银箔者也。
自后碑工蝉翼本,且以厚纸覆版,上隐然为银铤𢹞痕以愚人,但损剥非复拓本遒劲矣。
初,徽宗建中靖国间内府续所收书,令刻石即今《续法帖》也。
大观中,又奉旨摹拓历代真迹刻石太清楼
字行稍高,而先后之次,与淳化少异。
其间数帖多寡不同,各卷末题云:「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圣摹勒上石」。
蔡京书也。
而以建中靖国「续帖」十卷去岁月名衔,以为后帖;
又刊孙过庭书谱》及贞观十七帖,总为二十二卷,谓之《大观太清楼帖》。
绛帖者,尚书郎潘师旦官帖摹刻于家,为石本,而传写字多舛误世称为《潘驸马帖》,凡二十卷
次序卷帖虽与淳化官帖不同,而实则祖之《潭帖》者。
庆历中刘丞相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僧希白摹刻于石,置之郡斋,增入《伤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不同
逐卷有「慧照大师希白重摹」字样,而岁月各异。
中间谬处甚多
朱元晦讥其极为可笑
戏鱼堂帖》者,即《临江帖》也。
元祐间刘次庄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于戏鱼堂,除去篆题而增释文
黔江》者,黔人秦世章于长沙买石摹僧希白法帖十卷,谋舟载黔中,壁之黔江绍圣院后,题云:「长沙正臣重摹」。
鼎帖板本,较诸帖增益最多。
酷爱法书不惜购求以故诸帖俱备几案间,而莫能辨真伪
淳熙甲午冬以孝庙所赐内府藏本较之,大都官本法帖,字极丰腴而有精彩
且有银铤𢹞痕。
每版皆全纸,无接黏处,与诸刻迥不相侔,谨什袭藏之
用识数语,以示儿辈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