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监丞周公志铭1205年11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一、《渭南文集》卷三八、同治《庐陵县志》卷五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公讳必正,字子中
曾祖讳衎,朝奉郎
祖讳诜,左朝散大夫
皆赠太师秦国公
曾祖妣郭氏,祖妣潘氏、李氏、张氏,俱赠秦国夫人
考讳利见左朝请郎,赠金紫光禄大夫
妣尚氏,赠邺郡夫人
世居郑州管城县。
祖秦公通判吉州遇乱不能北归,因家焉。
光禄与弟秦公讳利建,皆世以进士擢第
公与从父丞相益公讳必大成童俱入家塾学行修立,俱以世科自期
已而益公策名,又举博学宏词如其志。
公乃不偶,始以祖遗泽,补将仕郎易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
亦尝贡至礼部久之,调袁州司户参军
岁旱盗起,分宜巡检捕之,皆不能获。
安扶龚公茂良闻公至,召问计,公曰:「此皆饥民群聚自活耳。
桀黠为之倡者,才一二辈,可以计取,馀必自散」。
龚公乃檄公往捕,至则谕以祸福解散其党,而阴募乡豪,授之策,俾擒致盗首于是盗尽得,坐诛二人而已
龚公复委公以荒政
是时,自郡至属邑,流民坌集,公日夜行视,凡累月全活钜万
诸司共荐于朝,孝宗皇帝召对便殿论奏上指,谕以将褒用,遂改宣教郎,知建昌军南丰县
南丰剧邑也。
遇事明敏,常若有馀。
氏夜被盗,并杀守藏奴。
逸去公物色求之,果获。
面诘不承,搜其家,得白金一箧
既至,倒奁出之,囚闻其声,即引服
净梵寺有盗,夜斩关入,既获,公察其非盗,挺出之,立赏捕真盗。
僧恨甚,以公为故出,诉之郡
郡方以他事怒公,即逮所纵囚,系鞫甚峻,囚不能自伸,并邑吏重坐
未几,获真盗送郡,拒不肯治,公乃以白诸司,虽治,犹久不决
御史闻之,奏徙大理,乃得实,如公所言。
邑赋色目极繁,以入偿出,不足者犹四万缗,率苛征预借,苟逭吏责。
公至,一切罢之。
且以其实言于转运司,得稍朘,邑赖以苏。
乡校不治,公凡可以补弊起仆者,一切为之。
满秩,诏赴都堂审察,除主管官告院,进军器监丞
会益公参政事,公请外,知舒州
陛辞,所陈又合指,命公恤民隐,修武备,辟田莱,并究鼓铸利害
先是同安宿松两监岁铸铁钱三十万缗,言者以为扰,既损其半,而监亦遽废。
亟复,会岁荐饥,又命罢铸,故临遣及之。
公至郡,乃知地铁炭,民以不为患,而兵工失业,亦或转而为盗,故当饥岁,尤宜鼓铸以聚民。
条上便宜诏命复铸,且省宿松监入同安
公奉行尤有术公私皆便。
又奏:「自昔鼓铸未始淆以铅,止因议者谓入铅之钱,不可为兵,始淆铅以铸。
臣尝亲视之,铅之精者为飞烟,其滓恶下坠炉底,与铁初不相为用。
亦尝以入铅不入铅钱,较其坚脆,及冶为兵,初无异。
徒使处、信两州岁岁挽运」。
谓宜废夹铅之制。
又奏:「郡岁输上供缗钱五万八千,旧皆倚办常赋不足,则取征榷之赢以补之
乾道间守臣偶以羡馀民代输租一年而来者因踵为例。
征榷之赢不能当其半,馀三万趣办于坊渡二十九所。
今诸场旧馀铁炭民所贷钱,凡一万五千缗,若取以为铸本,可岁得三万缗,代舒民上供
悉罢坊渡之征,百世利也」。
事俱施行
大修学宫如在南丰时。
又立文翁于学,立周将军庙城南,皆舒人也。
复故堤城北,以御灊溪涨溢。
民田千亩,复为膏腴,因作四桥于北西东门之外
其一,公自捐俸为之,州民号周公桥
东南乌石陂,分其流,旁则为石塘陂
乌石之民,欲专其利,乃壅水使不得行,石塘之田,岁以旱告。
公命怀宁视之得实,图上于州,公按图自以意定水门高下
甫去壅水尺馀,得古旧迹,与所高下少差,陂利始均
石塘民喜感泣,乃歌曰:「乌石陂石塘陂流水溅溅有尽时,思公无尽时」。
徙知赣州
过阙上谕曰:「闻赣兵悍骄,死徙之馀,今亦无几,可勿复补
倘尚循故习,卿当便宜行事
朕将以他郡兵更戍」公对:「守臣古号郡将,今结衔知军州事,茍有过,臣自当临几应变不敢圣虑」。
上喜。
明日宰相曰:「周必正器识似其弟」。
谓益公也。
至郡,江西副总管钱卓,本起行伍暴人也。
入境下令诸校将,以翼日部肄其子弟选补军额,初不以告郡。
请见,公诘其率意,力止之,且微谕以上指。
钱惊谢,然意不悦,乃漏公言于诸校将,激使诣郡诉。
公徐晓之,如所以辞指明辩,卒皆贴服无敢欢者。
章、贡二水来自郡南,夹城东西流,皆有浮梁以济,而城南独以舟渡。
溪恶,或至覆溺
公始作南桥,又治道路,以石易甓,最数百丈
兴国县之安陂,溉田六十顷,水势自上奔突,故难筑而易坏,坏且五十年。
公命复之,费不及民。
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公事
入奏还道玉山县
县有徐田陂,其渠濒江,数决。
将徙渠,则地不可
将徙陂而下,则柘陂下流,惧为己害,复不可
交讼于公。
公谕徐田民买地凿渠,倍雠其直。
柘陂民遂幡然无靳色。
三日渠成溉田三百馀顷,民大感悦
江自陂而下避碍析为两支,其一掠县堧而去。
岁久岸溃,民居其滨者,闻公修渠以利民,乃遮道自言。
公为相水之冲,为石堤
欣赖之,相与绘公像,祠于玉虹桥侧,岁时牲酒,抵今不懈
旧法没官之产以畀民耕,而归其租于常平
及是,议臣请鬻田,以价充籴本
公言:「如此,则常平储愈匮,请除新令」。
光宗皇帝从之,因并行于诸路。
池州旧试贡士,率寓景德寺,隘不能容,士病之。
会阙守,公兼领郡事,始作贡院八桂于门,名其门曰擢桂
是岁,贡士五人三奏名,士以为公之赐。
言者榜于间言,诬玉山之役以为扰。
罢归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上章纳禄不许再命武夷祠,而公归志已决告老益力,乃许致仕
公自江东还,阖门外事读书赋诗累年
益公少公一岁,亦谢事归第相与置酒高会少间时人比汉二疏
益公薨,公哭之恸,不复世间意。
开禧元年十一月旦感疾不起享年八十一。
娶向氏,文简公五世孙,封恭人,前公一年卒。
二人:綖,早夭
纲,今为修职郎,前潭州醴陵主簿
一女,适进士
孙男二人,颂、颖,皆将仕郎
孙女一人,尚幼。
恭人之殁也,葬庐陵县膏泽金凤山,祔大墓之东。
至是,乃以十二月庚申奉公合葬焉。
维公仕自迪功郎,积迁至奉直大夫,爵管城县开国男,服三品
孝友最笃,归自龙舒筑第永和镇,聚族共爨。
弟侄早世,育其孤如己子。
伯氏宜春守出妾之子世修流落境,公访得之,为治产筑室永丰,盖伯氏志也。
其处闺门如此
人有寓旁近者,皆岁馈之。
刚介有守不以进退累心
方家居时,前后当国数公,多与公有雅故,数问公安否,公应之泊然
益公屡推恩数以貤公,亦辞不受
属文,尤长于诗。
孝宗皇帝尝访当代诗人胡忠简公铨忠简首称公。
敷文阁直学士程公大昌,亦称公文学操行之美。
晚取庄周息鲸补劓之说,名其堂曰乘成,因以自号
文集三十卷
有古法,四方丰碑巨扁,多出公笔。
既葬,纲以朝奉大夫新知真州郭君赟之状来求铭。
某与益公定交五十年,且尝遇公于临川,适重九日,同集拟岘台风度话言尚可想也。
女孙归公从子纪。
情好厚矣,铭其敢辞
铭曰:
不为不逢,人不以为通。
不为不究,人不以为寿。
有爱在民,百世不泯
有嶪其丘,利尔后之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