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洪丞相问隶碑书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六、《九华集》卷一二、《小学考》卷一九
斋沐再拜判府丞相大观文先生:迩者伏奉钧教,忘其不肖,咨以川蜀两汉碑墨所从出及古文奇字至于种种旨意谆复
被教之初,伏念旬时至于今兹既月乃日矣,非不能答,惧不能详也。
不详则遂虚大君子之诲,是以临发辄已,发则不敢不谨也。
再拜以对。
恭惟丞相于时通儒,于名位独绝,于经谊则闳而深,于史学则博而严,于笺传集类、兵家历法农工国记星官医药之书,与夫释老异家之所传授,经目则无所不考,考则无所不详
今则拥百城,坐大镇自公之暇,尚恐日月易穷,念讹刻谬书之病耳目,且欲一而新之也,则又取周秦以来圣贤英烈魁雄之士名世者,彝章鬲画、鼎篆分隶之文,荒林远野、祠镵冢刻之实,约其义而黜其邪,剖其原而博其趣,题端跋后,解蔽彻疑,丞相槔道博古可谓笃也已矣近世无有也!
丞相所以下询数十条者,文有主字有体,意各有出,谨先具其知者,略其不知者
不敢以不知为知,是不欺门下也。
窃观广汉巴郡蜀郡汉中益州、犍为,皆汉故郡也。
郡所发之碑,皆汉故物也。
自《巴郡太守张纳功德叙》故在巴郡,巴今利州路也。
然汉之巴郡则在夔之忠州张飞严颜尝为巴郡太守,乃夔之巴郡尔,似与张纳少异也。
今当以汉之巴郡为正。
自《广汉属国李翊碑》在今渠州,《蜀郡属国李夫人碑》亦在今渠州,观此二碑,疑若夫妇也。
一云广汉属国,又一云属都尉夫人,其名位不同矣。
近得《广汉属国侯夫人碑》,侯音候,字从侯,汉有槔候、北军中候是也,从省文耳,此真妻耳。
不知丞相所收,所谓都尉李夫人者,与此少异乎?
若其无异,则为妻明矣。
自《司隶校尉杨厥石门碑》、《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铭》,石门者,兴元旱山之东也。
碑在褒城斜谷前,人亦谓之褒谷蜀使五丁开道是谷矣。
《析里桥郙阁铭》在利州西路兴州武都道上。
武都,汉白马氐之地,今阶州武都也。
碑立于波夷江对,至今俨然
汉之巴郡乃今忠、峡之地,而《巴郡太守樊敏碑》乃在西路雅之石马
益州乃今犍为泸、叙之地,而《益州刺史高颐碑》乃在雅之严道
永元磨崖碑》虽在嘉之夹江,有字无志,犹《唐蒙入蜀碑》,虽亦嘉之龙渡,今有额无碑也。
如此可憾者甚众,斯不可以笔舌尽矣。
丞相所询之碑凡二十有五,今所知者凡十有六,大都见于别录
不知者凡九,丞相未及询者又有五焉。
东汉冯将军碑》在宕渠碑字众隶之冠,蜀之先达皆咨其法焉。
《建武何君碑》,近世锄墓者得之比众碑为最,在雅之严道
又得《大夫碑》,大夫者褒也,在今资州资阳县,闻好事者窃去矣。
黄龙甘露碑》,隶法可观,碑亦称之,眉州故石也,一二大家能有之,去而不出是必不凡矣。
剑州梓潼道上双阙,或云孝廉阙,或云使君阙,高二十尺有咫,比王稚子表者为壮,大夫过则必式,信其古也
此五者,丞相有以咨焉,不得有以求焉可也
今先以数种呈纳
王回深父常集故迹遗文,曰「物莫寿于金石」。
金石诚寿矣,然犹不足以其外
予尝阅古钟鼎、旧家碑碣之文,以證诸史及他传记褒颂功德不可尽信,而于年月名氏山川风俗与其一时文采雅度有得其详,而史传追述乃其概耳。
所闻者磨殆尽,今所闻者,后数百年磨灭者,几何也!
故采其备者首尾以编之。
深父劫劫有意于古,至于拂性苦形,收拾乱坠,守之以勇,而求之以不止,自金石而诠为信书,宜其学之充博也。
是以阳子咨之以《集古》之半,访之以娑罗鼓之异事,质之以汝阴氏之遗迹苏子容叩之以表三老之故碑,而宋次道吕缙叔原父子、原叔之徒,望风屏气,直不敢与之抗也。
稽古之功,其可泯乎?
一士稽参散逸,犹能传当时而信后世,况以相国大臣穷研广索,科条毕理,稠重毕去,斯亦可以左磨史、蔡,右悉钟、张矣。
诚《集古编》所谓有力好、好而至者,近世之所无有也。
丞相既有之矣,又篇末有曰请益之词。
君子有道有位,位有穷卑而道有精粗得道之至者识通以明。
是以天下求用不匮,故名位一切不施乎此。
自非然者,上下之分,安可乱也?
丞相今略名徇道于是至矣!
然某非求用不匮者也。
传曰:「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聋盲何有,而君子求借之乎?
盛意不可以虚辱,念终不言,则愧且无日矣。
丞相之所引,若隶碑之《尧祠请雨碑》,所谓「𩷙」,所谓「二九之戒」,所谓「名曰咸池」之岁,所谓祎隋在公之字所谓「兼齿雅」之说,所谓「阙帻」,所谓牟寿」,所谓「五六六七、训导若神」之义,盖汉之士习汉之故,去先王为未久也宗庙朝廷之间,大羹之敦,玄酒之尚,疏越之音,风气淳厖,是以出言有稽,皆无章句以破坏其体,则宜其字语之可观也。
其转象旁训,若异而实同,不可不察。
淮南》训𩷙鱼为异鱼,《集韵》亦以为然,鱼从尨,乃古义也。
碑云「二九之戒」,盖年数也。
张平子东京赋》「玄谋设而阴行,合二九而成谲」,宜其戒也。
薛综注曰:「元,成也,谓王莽之谋阴行十八年,故曰二九也」。
然则是隶,其在建武永平之后,旧碑载岁在戊午,名曰咸池,一也,而名则有四
星名者,司马天官书》「咸池天五潢」,《晋志》「咸池鱼囿是也
有以名者刘安日入旸谷咸池是也
有以乐名者,《庄子》皇帝咸池是也
有以岁名者,《淮南·天文训》「大时咸池」也。
咸池太岁,今碑云「岁在午曰咸池」,其《淮南所谓大时者乎?
碑云:「祎隋在公」。
取《诗》委施。
委施,退食自公之义也。
不曰委施而曰祎隋,乃《韩诗内传》解直祎隋,《三苍》注云:行步依动貌也。
字通训盖千百矣,如解后不害邂逅之类,祎隋岂害为委施者乎?
牟寿者,眉寿也。
齿雅者,齿牙也。
仪礼》凡纪眉作牟,《礼记》引君牙作雅,然则隶文为「兼究齿雅」、「永享牟寿」者,牟为眉,雅为牙,其义可决矣。
凡帻,覆后巾也。
东汉·志》云耳,宜阙帻为传讲之巾也。
至若咀嚼七经,五六六七,训导若神」之义,非吾夫子不可当也。
五六者三十,六七者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子乎?
书「五六六七」之云,犹《左氏》谓二五之偶,《汉书》谓四七之将,碑从廋辞所以为法也。
先儒六籍熄于战国,焚于秦。
逮于后世学士不见中间之信说,而欲特立一家之学者,果自能哉?
吾未之见也。
借是而论,则稽事博者其要必正,用功深者其传必远。
取信史传之录者,举未必真,今吾得之千载之藏碑树冢刻之间,则无不真,是诚可信者也。
且以唐逮今未能五百馀岁,若依载传考之,则年位岁次名氏图牒山川风域,成败之由,参错不齐,若十指然,况唐以前,其失可名也哉
是则不可以不徵,传不可以不信也。
某近述史,考差失近数千条,是皆史氏口传耳剽一取小家浮剥之失,病至于是,而何有于本事
然则丞相徵碑之功,下诘众史,犹群星之一月矣,甚盛甚盛!
丞相道学史法两见其备,味众人不味,其功卓矣。
门下若不肖,所以附名言端,而托诸不朽也。
《诗》云:「跂予望之」。
传曰:「伊其稽首不其有来乎」!
度旦夕装治复归大庭,敢致「稽首」、「有来」之愿,而伸「跂予望之」之心,获卒所闻于前,斯又大幸也,尺札奚宣所悃哉?
丞相所以察,不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