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代兄伯振上秦相书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六、《永乐大典》卷二○三○八
某尝谓古之君子所以经纶当世,其妙至于不可知者,此非才与智之所能至也,通于一而已矣。
今夫高世之才而斡旋天下,以周物之智而周知天下天下之事固有不足辨者。
天下之变无穷而才有穷天下之理无尽而智有尽,则是才与智有时不足恃矣。
夫人所恃立事天下者,惟才与智,而皆不免于穷且尽,则是不通一之过也。
古之君子所以之而无穷,用之而无尽者,岂有他哉
惟深于道,精于天,能致其所以为而已矣。
何谓一?
曰:是不可名者也。
不离乎才而非才所能配,不外乎智而非智所能窥,穷天下之目不能视,殚天下之耳不能听烛照、数计龟卜所不能知也。
故其动常无方,而其行常无迹
不令人从,不怒而人畏。
出入万变,愈久而愈新,愈运而愈不竭
至大不能使之广,而至小不能使之隘,至威不能使之屈,而至贵不能使之淫。
其究至于天地万物覆却于前,而不能入其舍。
是以立于天下,虽莫见卷舒注措之迹,而天下奔走鼓舞服役以赴于治,而不知所以然。
是岂区区之才与智所能进哉?
武王太公曰:「兵道何如」?
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独往独来」。
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
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
岂惟兵道为然哉?
如欲举天下经纶之,与为不世之治,非夫通于一者不能尽其妙也。
隤然于上,确然于下,隤阳寒暑推荡终古不息者,天地所以为一也。
周行于上,著见于下,运而不已,晦而益明者日月星辰所以为一也。
升为云汉,降为雨露,自有天地至于今,而其泽不变者,岳渎河海所以为一也。
使其不一,亦将穷且尽而已矣,而能以育物乎?
文、武,举夫、益、伊尹傅说周公太公之于天下,其二百年之变。
军兴以来,西自秦蜀,南连江淮干戈骚然,岁无虚日
非独吾民不得奠枕西北之人亦受其困。
鸟斗昆虫,皆不得宁其生。
太师慨然天意之欲悯,民之不可久困兼爱南北,与之息肩
使十馀年肝脑涂地之祸,一旦易而为无疆之休
而又风之以胶庠,文之以礼乐
古者典章文物所以斧藻王度藩饰万物者,莫不粲然毕陈。
浸浸乎将遂为百世之盛。
夫以反东朝之驭,揽诸将之柄,休天下之兵。
胶庠,兴礼乐
回危为安,改乱为治。
使古人为之,未有用力不劳而能得者。
太师不动声色,不摇思虑,倚才智几杖之外,而运心神明之中。
始其未集异议蜂起,而不为之摇。
及其既成,功钜业崇,而不为之泰。
施设之妙,方且沛然其如川之方至天下相与共由之,终莫涯其运动之方。
盖尝观之天下之理,闻以显而为显者矣,未闻以隐为显者也。
闻以动而为动者矣,未闻以静为动者也。
闻以有为而为者矣,未闻以无为而为者也。
此岂骋才骛智之所能也哉
是必深于道,精于天,而通于一。
是以其施若此无穷,而其用若此无尽也。
三代以来大臣功绩见于世虽不乏,然求其通于一者盖蔑焉。
之贤,不过遵秦之法。
绵蕝之仪,乃假之叔孙
房、杜能致贞观之盛,而卒不能礼乐
谢安晋于一时,然其失也,乐高远而少实用
李德裕能振唐之威,然其失也,才虽长而不知养其气。
求其一于道而功之全,如今之盛,盖未之见也。
夫以光明俊伟若此,士其可以不求列于下风以为不朽之托哉?
凡士之生,莫不志于世,然必于其时之隆,与夫道之盛者而托,然后身光焉。
世之君子诚能以其道之盛致时之隆,虽不求士,士所赴愬不敢后者也。
吾宋二百年间,称治者前庆历而后元祐。
庆历之治,文正范公之力也。
元祐之治,文正司马公之力也。
二公斯民之心,如水必寒,如火必热,皆古之所谓一者也,而其所致之治又若此其盛。
然则天下之士,舍是不归安归哉?
是时苏子美尹师鲁王子野余安道石曼卿孙明复之徒,所以尽列范公之门,而程正叔范淳夫苏氏二仲,亦在司马公之门,盖不招自来,不呼而自应,其势若不可得已。
何者
时之不可以失,而道之不可以忘也。
太师德业勋望之盛,盖轶于前人所以今日之隆,已追配庆历元祐
某固凡介,然窃尝有志大君子之门以图不朽者。
自顷窃第,愿祗扫门之役者五年于此矣。
自度业问未至,不足奔走
加以穷空而亲且老,不能为万里之涉,疏贱不敢辄以名渎侍御者之听。
而迩者忽蒙太师鄙夷,而置之洪造之末,为师儒之官,使之得近次窃寸禄,德至渥也。
然事有出得已不得不控告者。
威州地吐蕃,在唐曰维州
李德裕所欲置,而牛僧孺所欲弃者也。
道里阻绝,而瘴雾日作
一身以往,固所弗辞。
三釜之计,诚有所不宁者。
敢布腹心伏惟太师终怜之。
易之近地,以遂其便亲之念。
前之未恳而与之而不为疏,今又悯其厄穷而改之,而不罪其渎,亦足以恢恢之造,曲遂万物不违矣。
某非木石岂不冒昧之罪为不可
然窃恃太师大公至正之门,虽至疏远得以诚自通于前,而无纤毫之隔。
矧某前日之命不请而得,而况于今日之求哉?
傥辱甄录,则将自今寅缘异时遂获拜于门下观德勋望之盛,与下士之末,则今日之除,岂徒尺寸之计哉?
盖某终身之幸,而不朽之托也。
蒙冒威重震灼之至。
不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