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八月故事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四、《南涧甲乙稿》卷一一
唐书·魏徵传》,太宗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使臣忠臣」。
帝曰:「忠良异乎」?
曰:「良臣皋陶也;
忠臣龙逢比干也。
良臣美名君都显号忠臣以婴祸诛,祇取空名,此其异也」。
帝曰:「善」。
臣闻唐初诸臣,为善谏者也。
之此言,第欲激昂太宗,必跻于无过之地而已
至于忠良别讲之,犹或未尽也。
之意,以辅佐为良,谏诤为忠尔。
孔子之语忠,以孝事君者也,故扬雄亦言合谓之忠。
今观典谟之书,则皋陶何尝献言之世?
惟其之而可行,谏之而悉用,君臣之际,泯然无迹天下臻于极治,非必激讦矫抗以犯雷电之威,触鈇钺之怒,然后以为忠也。
为是说,后世遂以良臣不事谏诤忠臣殆将杀身成名不可不辨也。
臣则以为正直谓之良,不欺谓之忠,皆人臣当为之事,有不分尔。
当可谏而谏,不害其为良;
当可从而从,不害其为忠。
未可一偏议也。
然徵之事太宗反复君子小人之际,最为详尽,且谓太宗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轻小人而重君子,顾不美哉
继之则曰重君子也,恭而远之;
轻小人也,狎而近之。
近之莫见其非,远之莫见其是。
莫见是则不待间疏莫见其非则有时而昵,皆人情所难言者,其为忠亦至矣。
特于忠良之别,虽有激而云,反有所未尽故臣表出之,以俟上之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