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大戴礼记淳熙二年闰九月1175年闰9月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四、《经义考》卷一三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右《大戴礼十三卷,总四十篇
《隋志》所载亦十三卷,而《夏小正》别为卷。
《唐志》但云十三卷,而无《夏小正》之别矣。
崇文总目》则十卷,而云三十五篇无诸本可正定也。
盖自汉兴,得先儒所记礼书凡二百四篇戴德删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
戴圣又删德之书为四十九篇,谓之《小戴礼》。
今立之学官者,小戴书也。
然《大戴》篇始三十九,终八十一,当为四十三篇
中间缺者四篇,而重出一篇两篇七十三。),其上不见者犹三十八篇,复不能合于八十五篇之数,岂但当为八十一耶?
其缺者或既逸,其不见者抑所取者也。
然《哀公问》、《投壶三篇,与小戴书无甚异,《礼察》篇与《经解》亦同,《曾子大孝》篇与《祭义》相似,则已取之篇,岂其文无所删者也?
劝学》、《礼三本见于荀卿子,至取舍之说及保傅见于贾谊疏,间与经子同者,尚多有之。
按《儒林传》,德事孝宣,尝为信都太傅圣则九江太守,今德书乃题九江太守未知何所据也。
大抵汉儒所传,皆出于七十子之徒,后之学者仅习《小戴记》,不知大戴书多矣。
探索阴阳,穷析物理推本性命杂言礼乐之辨、器数之详,必有自来以是圣门之学无不备也。
予家旧传此书,尝得范太史一本校之,篇卷悉同,其讹缺谬误则不敢改。
益惧其寖久而传又加舛也,乃刊置建安郡斋庶可考焉。
淳熙乙未岁后九月
按:《大戴礼卷末明刊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