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看详学事申状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五、《南涧甲乙稿》卷九
看详史院具到典故元符二年,诏诸路选监司一员提举学校,仍知通专一管干
即系自祖宗以来,至是方委监司知通提举管干学校并未入衔
后至崇宁三年蔡京用事,欲变天下学校尽为三舍,始置诸路提举学事官一员以为监司
大观间修入三省法,诸知州通判并称管干学事大中大夫以上提举武臣知州不带。
宣和三年徽宗皇帝已诏罢天下三舍,止令太学三舍考选,诸路以科举取士,诸路提举管干文字并皆罢。
讫至绍兴十三年,因权发遣建昌军李长民以外小臣佞悦秦桧,谓和议既成儒风复振,欲令知通令佐依旧提举主管学事结衔,以示圣朝偃武修文之意,遂复从之。
绍兴十六年,诸路提举学事,委转运司有出身官一员兼领俱无出身,即委从一员,亦不专提举学事之官,稍如元符旧制
知通令佐入衔犹用蔡京之法,殊非徽宗皇帝宣和三年罢之之诏也。
缘州县兴学校政事所先,守令专管,亦为本职,若依元符宣和故事,止令监司一员兼领提举学事,而守令等专一管干,并不入衔,始为至当
今来知州既有通任武臣去处,则一州一县之事无所不当预者,兼元初系衔系以管干为名,亦是措置钱粮修饬学舍振举法令招集生徒之类,即非干预讲说考校之事。
若令武臣守令依文臣入衔,亦足以责其应办学校不至阙误
更乞朝廷详酌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