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吕逢吉(二)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二、《文定集》卷一六、《南宋文范》卷三二
某连奉手诲仰荷君子眷眷不忘之意,非言可谢。
雨馀微凉,审承侍外尊万福感慰之至。
冒暑至此得雨幸有生意来日可离此,因求一见之幸,豫以为喜也。
安石邪说一至于此,今其效弥可睹矣,而学者尚未其然
自新制专尚经术四方不知朝廷之意,遂谓欲复用安石之学,六经新义》,其价倍贵,甚可叹也。
忠宣公决无他意,如平章之言,似亦太过
但其持论专欲消合党类,兼收并用,而不知其势亦有未易为者。
以仆观之,君子小人之势,决无两立
元祐晚年吕微仲逐去刘莘老门下士,而引李清臣、邓温伯、蒲宗孟于从班忠宣公兼收并用之说略施行矣。
然出而首倡绍述之说者,李邓也。
流害以迄于今,亦可见矣。
曾子开使范公之言行元祐之时,必无绍圣大臣报复之祸。
然使蔡确不殛死,他日复出为恶,当不下惇、卞,但不当以诗罪之耳。
虽不殛蔡确以开后例,章惇得志,亦肯轻恕诸人乎?
、卞在元祐间偃息大郡,或优游奉祠所以之者厚矣,略无怀惠悔过之意,则知专以优柔小人者,恐非其理也。
若谓忠宣公他意,此则不可
其再相,力辩台谏诬罔吐刚茹柔
罢相后,又乞宽元祐党人之罪,以至得谪,是果何求哉?
愿更慎言之。
韩、富二公谠论,真药石也。
刘道原苏子由皆疑《周官》,子由以为非周公全书则可,而道原诋之过矣。
自孟子时,固已言诸侯恶其害己,皆去其籍矣。
后世所传,或非全书,但在慎择之耳,不可尽废以为不然也。
晁以道力辟王安石,因安石之尊孟子也,并孟子而非之,不亦过乎?
欧阳公谓《系辞》非孔子所作,前辈以为不然韩魏公未尝与之言,盖护其短也。
区区所见如此,更须面尽
人行,借纸笔具此作报,未间自爱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