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唐宣宗面察刺史能否故事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盘洲文集》卷六四
唐宣宗诏刺史毋得外徙,必令至京师面察能否,然后除。令狐绹尝徙其故人为邻州刺史,便道之官。上见其谢上表,以问绹,对曰:「以其道近,省送迎耳」。上曰:「朕以刺史多非其人,为百姓害,故欲一一见之,访问其所施设,知其优劣,以行黜陟。而诏命既行,直废格不用,宰相可谓有权」。时方寒,绹汗透重裘。
臣闻宇内至广也,斯民至众也,君门九重,不能悉知其休戚,必张官置吏以治之。郡守、县令,岂皆有廉白之行、强敏之材耶?为之守者,得其人则进贤退不肖,可以振千里之治。唐之法,五品以上除授则归之朝廷,以下则属之铨部。虽有身言书判之制,而限年蹑级,非复山公启事,固已贤愚同滞矣。朝廷之所选用,非其亲旧乡党则转相汲引者,且不能人人识之,其材与不材盖不知也。大臣犹如是,则人主焉能知之?夫以言貌取人尚或有失,况于未尝闻其言、见其貌者乎?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此有虞所以致治也。能言者犹或不能行,其敷奏无可取者,抑又可知矣。宣宗亦唐之贤主,大中初政,有贞观之风,史氏美其精于听断,可谓有志于治矣。终不能比迹于可称之三宗者,辅佐多不得人,虽有宏抚良法,不能力行而然也。可不监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