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一五)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一、《梅溪先生文集》卷一四
问:昔虞舜之时,有苖弗率,禹奉帝命誓将士以征之;
而苖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苖格。
夫禹能治滔天之洪水,而不能服逆命之三苖,济济之众,反不如两阶之舞。
信乎,服夷狄之道,在文而不在武也。
我国家靖康之初,运厄百六,蠢尔戎丑,以阴干阳。
主上体达孝之资,痛父兄之难,固尝亲御鞍马,兴汉文发愤之师;
遣将命帅,效宣王六月之伐矣。
然卒未能得犬羊之腰领,以快天地神人之心。
迩者,用事大臣知中外厌兵,思欲休息,力排群议,屈志和戎,遂收诸将之权,罢沿边之戍,凡所以自治之道,一切以文从事
于是兴太学以养多士,行乡饮以明人伦,学士大夫又倡道德性命之说以风后进,至前古治乱兴亡之迹与夫当今要务兵机武略则置而不谈。
意者,朝廷之上欲远慕虞舜服有苖,谓是可以压腥膻之气,服强犷之俗,岂徒修文具事虚谈而已耶!
然所未知者,今贤关既兴矣,乡饮且行矣,道德性命之说几满天下矣,是果可使戎狄慕义而来,屈膝请命,变鸱鸮为好音,尊中国如天上否耶?
虞舜之事不可诬矣,然后世说者又谓干戚之舞不可解平城之围。
不识文德既可用于古,胡为不可用于今?
愿与诸君讲明其事,亦畎亩爱君忧国之心,幸详言之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