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同文馆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三、《梅溪先生文集》卷一六
束书千里,不尝太学之齑盐;
战艺三场,偶缀同文之龙虎。
齿发类贾生之少,姓名居杜牧之先,揣分何堪,抚心知愧。
窃以学者幸朝廷之偃武,吾皇欲天下之同书。
思祖宗名馆之因,广华夏得人之路。
收拾贤关之遗士,网罗圣代之弃才。
为选最艰,荐名无几。
方叹蓬瀛之难到,岂知樗栎之兼收!
如某者海角鲰生,荜门贱士,业乏箕裘之素,家无诗礼之传。
七岁知书,赖有择邻之慈母;
三冬务学,屡求解惑之贤师。
技专习于雕虫,志必期于中鹄。
偶遇诏音之下,复更科举之条。
虽章句宿儒,亦习凌云之赋;
纵风骚大手,必通拾芥之经。
惊鼠技之已穷,取麟书而谩习。
欲慕武、崔之驰辩,不容游、夏之措辞,益加记诵之功,稍悟谨严之旨。
董仲舒潜心大业,粗明一王;
玉川子独抱遗经,欲束三传。
辞亲梓里,鼓箧帝都,深期厕迹于何蕃,庶获授经于韩愈
操矛入室,对多士而气骄;
血指汗颜,望成均而胆落。
战之罪也,心实耻之。
虽出门无啮臂之盟,然题柱有还乡之誓,抱玉卞和之泣,焚舟起明视之惭。
一鼓作而再鼓衰,人疑必败;
小敌怯而大敌勇,天使其成。
不烦三献之劳,辄幸一名之预,恩踰望外,喜溢颜间。
伏遇某官炎汉相门,括苍多族,驰所至有声之誉,蕴无施不可之才。
出为五马之贵侯,来继三贤之高躅,梦草谢公之兴,吹笙子晋之游。
民歌恺悌之风,士被作成之赐。
遂致青衿之小子,稍知黄卷之古人,仰荷陶镕,偶膺荐擢。
某敢不勉修事业,早赴功名,收一第于少年,慰双亲于未老,报天子恢儒之德,酬使君在泮之恩。
嗅梅蕊于江头,早知春信;
折桂枝于月窟,行带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