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秘书省正字胡宣教行状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二、《拙斋文集》卷一八
先生讳宪字原仲姓胡氏其先云云
先生不好弄,而天资粹美夙成凝然庄重,见者改容
当舍法盛行之际,入太学,应科举,而独不喜为王氏《三经》、《字说》之习,汲汲然求所以学者
如是有年然后涪州谯处士定京师逆旅中,而问学焉。
谯授以《易》学,开而未达,初未尝为其谆谆言也。
先生渊然深造,每自得之
喜甚,为之尽发所蕴,俾洞明格物致知之要。
既归,日从季父文定公游,文定公又益以道学授受之详,为之讲贯演绎曲尽精微究极博大
由是能以笃信力行,居之无悔。
且其师友渊源所渐,又皆当世德人钜公,而能博观遐取,以资所学,故其闻见益广,而行实益尊。
文定公每谓其族党:「尔辈皆弗如也」。
文定公道任天下之重,而先生从弟侍郎公各得其家学正传学者宗之。
先生学成于家,名显于朝,虽其深自玩袭于衡泌之下,粥粥若无能者,而海内善类固已浩然归重矣。
然竟以所学不能俯合时好是以老而不达韦布蓬荜,若终身焉。
会朝博延儒先崇信古学俊乂汇征从臣公开十人遗逸荐之于朝,有旨起先生家庭
先生以母老固辞徵命,乃赐进士第添差建州州学教授邦人之励业乐群者咸有所矜式焉。
先生犹力辞,而学者交贽其门,义不可却也,始强为之起。
莅教于乡校七年诚达心化士风为是翕然丕变,而其人问学审、行义之笃,于今遂为全闽多士奥区矣。
先生秩满籍溪筑室艺圃栖迟丘壑,奉祠禄家食者亦又累年
盖尝一为福建路安抚使司准备差遣
无何,以与大官争辨征榷是非不肯诡随阿容,卒亦请祠而去,遂绝无仕进念矣。
先生漠然不复于斯世,然世之论人物、讲治体者,莫不先生未即大用,为朝廷惜之。
辅臣有以言者由是大理司直召,荐除秘书省正字,其擢用眷注未艾也。
先生辞避再三不屑就,已乃幡然而起。
既至阙下,则又求去坚甚。
诸公极力挽留之,不可回,有旨改秩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以归。
归未期年,以疾卒于家之正寝享年若干
有《论语集解二十卷传之学者遗文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之卒,实绍兴三十二年月日也,而以隆兴某年月日葬于乡里某山之原,从遗命也。
先生两娶刘氏,后娶严氏,二人早世
有男一人,日应进士业
一人,适进士詹某。
先生之学,本之以谯处士之清,居之以文定公之任,而济之以和理一之诚实
守节乐道不名一行,而粹然皆出于正。
博取百家诸子之长,不主一说,而必体之于身,验之于心。
辞约而理备,行高而操坚。
学者处,虽危坐植立端默无言,而即之者莫不深远、去痹吝,油油然日与之偕,而且不知其益也。
里居贫甚,饘粥旬月不继,人不堪其忧;
杜门著书躬耕养志曾不一介取求于人,至使家人忘其贫,而闾州乡党称其仁。
其性怡怡融融,无一日不乐
方且收召宗族子弟髫龀未冠者,草衣芒屩布褐不袜,环列其前,而教以句读训诂穷年矻矻惟日不足
者莫不笑其徒劳,而先生乐此不倦
得天英材教育之,不是过也。
先生之在馆阁也,属逆亮干纪,声为南牧之言,边鄙为之震。
先生匦书于朝,赢数千言剀切体要,悉根本经术,而莫不釐然曲当世务
力劝皇帝系隆民望增重国体,亟用张魏公浚于内,用刘太尉锜于外,以销侮拂、固封圉。
上嘉纳其言,二公由此召用。
是时舆论专以折冲之任属于张、刘二公,故建言往往亦能及是,而先生首独诵言于庭,无所回婉,众论藉以为重,然后获伸。
夷考一时蓍龟独智之明,旱涝备具之审,莫有为先生斯言比者然后先生晚年黾勉一出,志在报国,其通知时务之要,为不苟然也。
先生既葬,而志铭未镌,将欲先生之行,以求文于当世立言君子
门人之在建宁,以乡党之义相先莫肯任此责者,而近舍远取,遂以属诸某。
某虽愚陋不可得而辞也。
窃尝谓《论语记载先圣人言动,盖群弟子相与广记讲言之,然后集而成书,非成于一人手也。
明道先生之殁,伊川先生既状其行矣,门人达者各自有所记,人人言殊,然后墓表立。
今某之所载,姑及夫先生平昔学问出处大概众所共知而已
至于先生潜德隐行善言嘉话一皆可以范世翼教者,则有孔、程之门故实在焉,岂某末学管穴之见能以究知,而尽识其纯全,而尽知其善美也欤
谨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