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择相当天下乾道七年八月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四、《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五六
臣闻论相系之人主,而择相当天下
宰相者,天下之选也。
不以天下而用于一人私意,所相非所任,所任非所相,而天下之心必有所不服矣。
舜之举皋陶,汤之举伊尹所以必选于众,而不仁者自远也。
陛下大位七年,勤于论相,数置而亟免者已七八辈,岂陛下所乐为哉?
意者论相之初,择之不审也。
陛下圣则天纵,以陛下智勇则天锡,以陛下之所立规摹则天授,群臣何敢清光万分之一,而敢冒辅相之位?
泯默就职,奉行文书,尚皇皇鳃鳃然,有不胜任之忧,其欲求免于谴诃亦难矣。
舜之相皋陶,汤之相伊尹方册所载,一君一相之间,道与气合,礼与情备,上下相须欢欣交通无形疑忌之嫌,治功之成,高出千古
岂有他哉
圣贤明良之会相侔不相远也。
荀卿论人主之道,有曰「身能相能者王」,其相须如此
魏武侯与群臣谋事,群臣不能及,罢朝有喜色。
起谏楚庄王之言曰「世不绝圣,国不乏贤,今寡人与群臣谋事,而群臣不及」,有「楚国殆矣」之叹。
唐太宗臣僚论事,有不出太宗意者太宗退而忧之。
景德之间真宗陈尧叟更论前代求治之君,盖尝举其事以相为戒也。
如臣不才,视近岁数辈相有不能企而及者多矣。
不足以自信,明不足以自防,一身之孤不足以自保,而欲使臣陛下天之所纵、所锡、所授者,求其能审国是断国论、强国势、立功立事,以副陛下简拔之意,臣虽甚愚,自知其不可也
臣愿陛下举舜、汤所以选者,思楚庄王唐太宗之所忧者,法真宗皇帝君臣所以相戒者,旁求非常之才,以应非常之运,择之于未用之前,信之于既用之后
使之议论天下之事,陛下虚心察纳之;
使之负荷天下之责,陛下端己责成之。
论议负荷,不歧为二,而是非自定利害自明重轻之势不分毁誉乱真之祸不作,则治功必进,治效必成,四海之大惟陛下意所欲为,而实非臣之所能也。
改命更择,以幸天下,臣敢以死请,伏惟财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