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曾吉甫 其二 宋 · 胡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四、《五峰集》卷二
杨先生中庸解》谓:「中也者寂然不动之时也」。
子思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则是杨先生指未发时为寂然不动也。
侍坐时尝及此,谓「喜怒哀乐未发」,恐说「寂然不动」未得。
吾丈曰:「杨先生如此解,某悚然愧惧」。
窃谓于先觉所言,但当信受奉行,遂不复启齿
今来教举尹先生之说亦如是
反覆究观茫然莫知所谓
心性二字,乃道义渊源,当明辨不失毫釐,然后所持循矣。
窃谓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故伊川曰「中者,所以状性之体段」,而不言状心之体段也。
心之体段,则圣人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
未发之时,圣人众生同一性
已发,则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圣人之所独。
圣人尽性,故感物而静,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众生不能尽性,故感物而动,然后朋从尔思,而不得其正矣。
二先生以未发为寂然不动,是圣人感物亦动,与众人何异
尹先生乃以未发为真心,然则圣人天下大业,成绝世至行,举非真心耶?
某虽粗承过庭之训,而未尝广交天下之英,寡陋为甚,矧今孤露,苟不肆言,激精微之论,以祛蒙除蔽,则将终身如是而已矣。
故此言非敢直二先生所以求教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