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玠墓志铭 南宋 · 王纶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
公讳字晋卿世居德顺陇干
公少沈毅有志节,善骑射知兵读书能通大义
未冠,以良家子泾原军。
政和中夏人犯边力战有功自是名益振
建炎二年金人内侵三载矣,春渡河,出大庆关,略秦雍,所过城邑辄下。
三月,还自巩州,至凤翔陇右都护张严邀战失利,敌势愈张,谋趋泾州
大将曲端拒守麻务镇,命公为前锋,公进据青溪岭,逆击,大破之,敌始有惮公意
三年剧贼史斌寇兴、凤,据长安谋为不轨,公击斩之,转右武大夫
年春,擢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
金人谋取环庆大将娄室众数万出麻亭,公逆战于彭店原,士殊死斗,杀伤过当,敌惧引去
曲端劾公违节度,坐降武显大夫,罢总管,论者不平
未几复故官职,改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知凤翔府、权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公事进复长安
宣抚置司将合五路兵与金人决战,公谓宜各守要害,以待其弊。
秋九月,师次富平都统制会诸将议战,公又曰:「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何以战?
宜据高阜,先为不可胜者」。
众曰:「我师数倍,又前临苇泽,非敌骑所宜」。
不听既而骤至囊土踰淖以薄吾营,军遂大溃,而五路俱陷,巴蜀大震
公独整众散关之东曰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其上。
或谓公宜屯汉中,以安巴蜀,公曰:「敌不破我不敢进坚壁重兵以临之,彼惧吾蹑其后,保蜀之道也」。
明年改元绍兴春三月,敌将没立果率锐兵,期必取而后进,公击败之,真拜忠州防禦使,兼帅泾原
夏五月,没立复会别将乌鲁合众数万,使二将由阶、成出散关,先至,公与之战三日大败而去。
立方箭筈关,公复遣麾下击退,卒不得二将合。
明州观察使,丁母嘉国忧,起复,寻兼陕西路都统制
敌自破契丹以来,狃于常胜,至每与公战辄北不胜其愤。
冬十月,其元帅太子者会诸道兵十馀万,造浮梁渭水,自宝鸡连营三十里,又叠石为城,夹涧水与官军相拒。
指挥诸将,选劲弓弩号驻队,番休迭射,矢发如雨,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
如是三日,度其困且走,则为覆于神岔峪待其归。
覆发,众大乱,俘其将羊哥孛堇及其酋领三百馀人甲士八百六十人,尸填坑谷者二十馀里,获铠仗万计
镇西军节度使。
二年,兼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陇州
敌久窥蜀,必欲以奇取之。
三年,裒其兵,又尽发五路叛卒,声言东去,反自商于出汉阴,捣梁、洋金州失守
公亟率麾下倍道疾驰,且调兵利、阆。
既至,适与敌遇,使人黄柑遗其师,撒离喝大惊曰:「吴公来何速耶」?
大战饶风关,凡六日,敌皆败,杀伤不可胜计
撒离喝怒,斩其千户孛堇数人,以死犯关,出官军后。
公徐结阵西县或曰:「蜀危矣」。
公曰:「敌去国远斗,而死伤大半,吾方全师以制其敝,蜀何忧也」?
月馀,敌果退。
检校少保,充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
四年春二月,敌复大入,犯仙人关,公预为垒关旁,曰杀金坪,严兵以待。
敌据阜战,且攻垒,公命将士更射,又出锐兵击其左右,战五日皆捷,敌复遁去。
上闻嘉叹,赐以亲札曰:「朕恨不抚卿背也」。
是役也,敌决意,自其元帅以下尽室以来,又以刘豫腹心四川招抚使
不得志,度公终不可幸胜,则还据凤翔授甲屯田为久留计自是不复轻动矣。
夏四月,徙镇定国军,除川陕宣抚副使
秋七月,录仙人关功,进检校少师奉宁保静军节度使。
五年攻下秦州
六年兼营田大使,徙镇保平静难军。
公与敌对垒踰十载,患远饷劳民,屡汰冗员浮费,岁益屯田至十万斛。
又调戍兵,命梁洋守将治浚褒城废堰,广溉民田复业者数万家,朝廷嘉之每降玺书褒谕
七年,敌废刘豫,且益兵以为疑,公策其将去。
九年和议成,上以其功高复赐亲札,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
内侍赍诰以赐,而公已病甚,扶掖听命,自以赏过其劳,固辞优诏不许
六月己巳,以疾薨于仙人关治所享年四十有七。
公用兵本孙、吴而能知其变,务远大,不求近效,故能保其必胜
御下严而有恩,视士卒休戚如己而同其甘苦故人乐为之死
其任将佐等,功赏断以公论无亲权势之徇,故麾下诸将多以功显
既贵,而自奉之约,不逾平时
推解以予士,则不少吝,故家无馀赀,至无宅以居。
呜呼,虽古名将何以加诸
胡世将川陕宣抚使,公弟吴璘适在军中一日从容公所以战,则曰:「先兄束发从军,屡战西戎不过一进却之閒,胜负决矣。
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不决
自昔用兵未尝见,胜之之道,非屡与之遇者,莫能尽知。
然其要在用所长、去所短而已
金人弓矢不若中国劲利,而中国士卒不若金人坚忍
尽吾长技洞中重甲,数百步外则彼固不能及我;
据其形便,更出锐卒,与之为无穷以挫其坚忍之势,则我固有以制彼。
至于决机两阵之閒,变化如神,默运心术之微,则不能言」。
以是知公之深于兵也。
十年,诏立庙仙人关赐额曰「忠烈」,谥公武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