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晁错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汉滨集》卷一四
天下之事曷尝不可为其所以每至于祸败不救者,非事固然,为之不知其数耳。
为之不知其数以至于祸败,而因以为事固不可为,则亦不察矣。
晁错诸侯彊大,建议削地以尊京师于是七国俱反,指错以为名,汉遂诛错以谢。
议者皆冤之策,以谓吴楚之事,固已前知之,削之则反疾而祸小,不削则反迟而祸大。
呜呼
七国之反、汉之不亡,幸耳,祸尚有更大者邪?
于此有削而不敢反,反亦不能为祸者,不知,则其死亦宜矣。
盖天下之势,彊弱异形,则攻取先后
先攻小以图大者,弱国之形也;
先攻大以令小者,彊国之形也。
先小后大,则敌脆而力有所并;
先大后小,则威加而交不得合
高帝楚相荥阳成皋间,知项氏方彊而不可独取,乃收赵魏,从燕齐,兼诸国而攻之,故楚虽彊而卒破。
其后英布地数千里高帝知其祸之且起,而念诸侯不可一朝去也,而韩信最彊,则先取之;
彭越又彊,则又取之;
最后英布疑惧反,则亦孤立而无应矣。
向使高帝不审先后,并诛三雄,而韩信黥、彭以起,则天下非汉有也。
夫惟彊者破于众人未疑之间,而交无所合;
弱者疑于众彊已破之后,而事无所及。
所以三雄之地虽半天下,而终不能以病汉也。
景帝之世,山东之国凡十有八,而吴阻江负海,其地最大;
怨望不朝,其罪最深;
铸山煮海招纳叛亡,其谋最久。
景帝初立,宜姑加惠藩臣阔略细故,使睦我而无反侧心然后首议削吴。
彼削之出于不意,则事有所不及谋。
既而势益弱,则谋有所不敢发;
就使果发,亦难动摇诸侯
一区区之吴,何能为哉?
吴既削而天下定矣。
所谓削而不敢反,反亦不能为祸者也。
不然方且纷然更定律令,以侵刻诸侯为己功,先削赵,又削楚,又削胶西然后乃议削吴。
诸侯人人自危,皆有怨怒不服之心,故刘濞一呼天下皆应,吴未及削而祸结矣。
然则之谋实驱之,尚何冤哉!
齐桓公欲尊王室管仲先使之存亡继绝,而厚诸侯之礼,然后南征彊楚,责包茅不入楚服霸功遂成
列国也,为之有数,而其效有见如此,况西汉全盛时乎
孟子谓「鲁方五百里,王者作则必损之」,又谓「今之诸侯取民犹盗,王者不尽诛也」。
由是言之,使孟子得志战国之时,其彊大者犹可稍削,然亦不至于尽诛诸侯
为此纷纷,亦虑之不熟哉。
谋事一未成,而为天下所指,至以其族藉仇雠之手,为万世笑,可不哀哉
或曰:「贾谊文帝陈众诸侯之策,主父偃因之,汉遂封及支庶诸侯不削而自弱,不为此乎」?
曰:文帝之世,诸侯之子弟鲜矣,乃欲建以为国,空而置之,然则必悟其将弱己矣,与割地何异哉?
推恩之令,必武帝之世而后可行也,非所以责晁错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