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两淮镇戍要害奏议1164年6月4日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五、《汉滨集》卷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六、《南宋文范》卷一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伏三省枢密院劄子钱端礼内称昨来敌人累次侵犯,皆自西路入寇,盖濠、寿之地径捷,而粮船多自清河以入滁。
西路部分要害已得其宜,若严切固守,无致侵犯东路滁州一带最为上策
设若透漏奔冲,则郭振全军西路军马夹击甚为利便
及令刘宝郭振互相照应临机制胜,遇有两路连接事机星火关报协力一心,无致差误
圣旨,劄与淮西宣谕司
臣观钱端礼所陈,甚合事宜
契勘两淮屏蔽大江利害一体,尤不可以东、西分。
朝廷既差宣谕,遂有界限,势使然也。
且如以前宣抚都督通管两路,则如何分得东、西
淮南形势淮水不足恃,而大江狭处最是采石
敌人来由巢县和州一带,径至江上,最为要害其次方到六合扬州,盖江道阔而路稍背也。
西路措置,修石湖亭、昭关等处关隘,使贼不得采石则是两淮要害处,西路独当之矣。
其馀光、黄、桐城等处,孔道甚多,皆须堤备
六合虽隶淮东,而地邻西路,臣所以两路相关措置,设有缓急自合两路相应
此事臣与钱端礼所言一同乃今措置两淮上策也。
若要固守濠、寿等州,使敌不犯滁州一带,则必无是理。
前奏庐、寿光州决不可守,濠州若敌大入,亦须保横涧山,而两路中间接近去处,即合相措置
缓急东西不得,敌奔冲东路六合,必须西路夹击
若欲固守濠、寿,使不犯东路滁州,则西路岂能独任其责?
滁州不可守也。
滁州不可守而守六合,而寿、濠之地其可责西路保守,使贼不透漏乎?
东路刘宝一军遏水道外,殿前一军人数甚众,将来屯在扬州郭振军在六合,所备此一带平阔,然不过一二百里之间。
西路疆界阔远边面千里地平如掌,又无城池之固。
若不据险不知用几人。
虽有大众,终不足以当敌人之骑兵
见今张守忠军屯巢县与时俊保石湖岭,王彦和州保旷口、昭关戚方桐城北峡诸关。
敌兵不犯去处抽那应援,今敌人分兵,一犯西路昭关,一犯东路六合州,则各处仅能自保而已
所以备禦不可不严也。
故臣西路当据诸山之险,以控其兵锋
东路当扼清河之口,以断其粮道
淮西若不扼诸山之险,而守濠、寿以蔽障滁州,此乃刘锜王权前车覆辙也。
西路败于濠、寿之间,则将何兵马东路夹击六合乎?
西路既败,非徒无可应援东路,而东路六合扬州之众,亦恐不复枝梧矣。
若吾据关守险非徒可以自保其处,敌知吾有备,亦未必便敢深入
使其送死,则吾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正堕吾计中,可以得志
故臣以为今日措置两淮上策无以加此。
臣与钱端礼所论,大抵相同,只恐淮东指准淮西固守濠、寿,欲其不犯滁州将来成相误。
臣愚欲望圣慈预戒两路诸帅,遇有侵犯两路相近要害去处互相策应不得坐观成败
临时朝廷更严赐指挥,盖此非两宣谕之力所能独办也。
乞降臣此劄,行下照会庶几不致疑误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