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置浚治鉴湖奏(隆兴元年十一月) 宋 · 吴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一八(第五册第四九四三页)、《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鉴湖之广,周回三百五十有八里,环山三十六源之水注流其中。自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为之,溉会稽山阴县之田九千馀顷,至于国初八百馀年,民受其利。岁月寖远,浚治不时,日以堙废,濒湖之民,侵耕为田。熙宁间,盗而田者九百馀顷。朝廷尝委前庐州观察推官江衍经度其宜,凡为田者两存之,乃立石碑为界,内者为田,外者为湖,申严约束。政和末,为郡守者务为应奉之计,遂建议废湖为田,赋输入于京师。自是奸民私占,无所忌惮,江衍所立石碑之外为田者又一百六十五顷七亩有奇,而湖湮废尽矣。今欲开凿,合用工四百九十万七千九百馀。欲望申严约束,今后每于农隙接续兴工。仍乞敕旨本路提举常平官并本府守臣各兼提举开湖,通判、令、丞、簿各兼主管开湖,庶得上下协力。昔钱氏以临安府西湖有灌田之利,尝专置撩湖兵士千人以为使。今欲移壮城一百人备撩漉浚治之役,许本府别差强干大小使臣一员,以巡辖鉴湖堤岸为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