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三上张丞相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南宋文范》卷三二
仆尝闻《孔丛子》曰:「死病无良医」。
非无良医也,言垂死之病,医之难乎其人也。
大乱犹是矣。
故起垂死病者必能洞察五脏深识受病之由,然后一药而得愈。
大乱之世者,必能通达国体深识夫救乱之术,然后一举而收成功
今天下之乱极矣,阁下硕德重望起而救其乱,作世和扁是必识夫救乱之术,然后可以垂死之病。
夫识救乱之术,必先天下形势,如医者之治病,亦先视其一身形势,攻其所当攻。
如使病在膏肓然后图之,虽神医不可为已。
仆窃观天下形势莫如雒阳长安大梁三者而已
雒阳抱殽渑,据成皋,直伊阙,左瀍右涧表里山河东南千里以为关,而入敖仓地方百里者八九,雍与梁实恃以为重,故自古号为天下咽喉
长安殽函右陇蜀,襟终南大华之山,带清渭浊河之水,而河中冯翊、陕、虢、环、庆地方千里,悉膏腴沃野卒然有警,百万之众可具,故自号为四塞之国
大梁地广平四通五达之郊,齐楚韩赵壤地相错,而汴蔡水参其中岁漕东南六百万斛以给军食自古号为天下腹心
三者皆形势壮观者也,然仆以为皆非今所宜用兵之地,何则
往者据梁矣,居之数年,卒不能有益
利于战而不利于守,非恃东南以为固则不可以守,故徙而之长安
然其据雍,虽倚山河之固,以愚料之,则利于守而不利于战,若持之三数年,彼将坐受其敝,何则
以战则势有不可,以守则敖庾外强中乾恃险与阻,愚知无能为矣。
然则雒阳者,又可料不能有也。
雒阳长安大梁,仆皆谓伪齐所不能有,则朝廷能居之乎?
曰:不能
长安雒阳朝廷不能往居之,梁故吾都也,而亦不能,何也?
祖宗所以都梁者,恃兵为险,又有河南、睢阳、魏博以辅车之势,有两河陕府要害之地,故晏然天下腹心可以高枕
长安距梁仅千馀里,而有桀黠之伪齐;
澶渊距梁仅二百馀里,太原距梁仅千馀里,而有纵横之虏。
辅车势、要害之地,均非吾有,而兀然腹心之地,安能一朝居乎?
梁之不能居,则雒阳不能可知也。
然则朝廷之策者宜奈何
曰:宜取睢阳而守之。
睢阳,宋兴王之地,禾绢所由起,盖古景亳,而春秋之宋都也。
汤始居之以王,谓之商丘
主祀大辰,盖协于火德之运,实得天统;
而其地据东南之冲,实得地利;
西北之士,日夜跂而望归,因其锋而用之,复得人和。
朝廷如不欲清中原则已,如欲清中原,宜莫如蒐兵积粟投机决策直取睢阳然后图复两河则天下可传檄而定矣。
或谓仆曰:宋距梁才三百里,子以梁为不可居,则宋安可以守?
春秋襄与楚争伯,卒有孟之执、薄之盟、泓之败,其后宋武帝号英雄得蜀闽中,尽有河南地十分天下之八,然不能使一人渡河窥边,是宋固非用武之地
况今劳师远袭,以图复宋,则粮饷挽赁,将不能继,有如虏兵乘其后,伪齐扼其前,师老食尽,则吾几上肉矣。
仆曰:然。
宋襄不修德而搂诸侯次睢之社,杀人以逞而欲慕文王仁义何不败之有?
然在当时吴、楚、齐、晋,狎主夏盟迭相吞噬,而宋介然其间终于春秋,固不失为大国
若夫宋武所以不能遂并天下者,直以不能得山东耳,非地小弱形势不便也。
况今千乘万骑一毫以上,悉仰东南,而宋实据东南之冲,卒有他变,则可以倚援于东南,而粮饷挽赁非如大梁,止仰给通济渠琵琶沟耳。
朝廷诚能鼓而西,直保睢阳,以一军军魏博,一军河南一军大梁河南、魏博、大梁睢阳相距才三四百里,缓急足以相援
再仿古营田之制,以渐耕垦张吾军实,此亦中兴椎轮也。
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胜
故自古兴大业者,必据形势之地,譬之豪民大商,必居通都巨邑操赢资,然后倍称之息。
光武始于上雒,成于鄗,不旋踵天下
康邑诸纶,复禹旧绩,祀夏配天
唐肃宗灵武不踰时而复两京
永嘉之乱晋元渡江,栖于建邺垂百有二年,卒不能以复西。
韩熙载经略江左,欲长驱中原,势卒不利
李谷京师,乃能席卷淮甸,取江南若探囊中物耳。
居中图外与居偏方下邑利害祸福明验也。
故仆窃以谓自治上策,取睢阳中策,据吴越江南下策也。
干冒钧严陨越待罪不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