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自牧斋记绍兴十六年八月1146年8月24日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范香溪文集》卷六、《宋元学案》卷四五
永丰柴哲吉卿怀铅束书,来香溪从予游。
与之言物理性命之学,洒然以喜,其有志治气养心,盖拳拳也。
累月告归觐其亲,且曰:「哲不佞,初不知学,然亦不敢一日忘所欲学。
他日温凊之间,结茅为斋以居,名之曰『自牧』,盖所欲学者也。
愿觊一言以归,书之斋壁,用谨不逮
是耳善诲于朝夕,而门墙不远也」。
予应之曰:子知「自牧」之谓乎?
予将广子意而遂言之。
《易》曰「卑以自牧」,此岂惟论交当世而已哉?
善学尚友古人千载,而终与之齐,用此道也。
世之空腹贤者读书未能断句,已下视服、郑,殆十八九为庸人
彼惟自处庸人,谓加于庸人足矣,故广己以自高
然则自高者,乃所以为卑,而卑以自牧者,乃所以崇吾德也。
今夫登山者处己高矣,仰而左右视,则巍然崔崒犹在其上焉。
为学亦然,贤如孟轲,亦至矣,亦且忧不如舜
古人之学不极至足不止,宜其见己之卑,而未见其高也。
子欲无为庸人乎,则宜法古用心思企之,然后可以自牧之道。
夫人之生,固有物焉,混然天成,在善养无害而已
自牧之道,以礼制之,惧其放也;
戒物之感,惧其诱也;
居之虚静之地,欲其安也
天和,如甘泉
道腴,如荐草
惩忿窒欲,如去败群
一不二,如恶多歧
勉之慎之,曰自牧之
自牧繄久,体正而肥,益力不已充实光辉,且将无入而不自得,又岂复有牧之者乎?
能知此,则自牧之学,必以圣贤为师,仰大道高邈方积跬而履卑,眇己事之甚陋,敢虚张自欺
吾子名斋之意,岂有于斯乎?
归矣,持是说为《自牧斋记》。
绍兴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