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慎独斋记绍兴九年六月1139年6月8日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范香溪文集》卷六、万历《金华府志》卷二九、《宋元学案》卷四五
人藏其心,至难测也。
饰冠衽,巧进趋骋辞辩,谁不欲使人谓己士君子也?
然而卒多不免常人,至或陷于大恶者,患在心违其貌,而安于自欺
夫人自欺,殆非一物:晓然知善之可好,而弃弗为,是自欺
晓然不善可恶,而姑为之,是自欺
实无是善,而贪其名,是自欺
实有是恶,而辞以过,是自欺
知有是过,而吝不改,是自欺
实所不知,而曰我知之,是自欺
实不知行,而徒欲有闻焉,是自欺
色取仁而居之不疑,是自欺
言浮于行,而言之不怍,是自欺
诸人无诸己,是自欺
有诸己而非诸人,是自欺
其馀所谓自欺之目,殆未可殚言而遽数也。
而好欺者动欲饰诈以欺人,殊不知一日之间,百念纷起,所自欺者实多,而欺人者曾不十一。
又其欺人者,心诡谲不情不情则未能欺人,而实先自欺也。
彼好欺者,终以弗思而安之,得为常人幸矣,几何其不陷于大恶耶!
礼记》曰:「所谓诚其意者,无自欺也」。
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夫人有杀心,辄形于声;
有欲炙心,辄形于色;
有惧心,目动而言肆
有杀心,视远而足高
其心一动,虽甚微也,而形于外者已不可掩如此
小人乃欲掩其不善君子之前,当其念己不善而思掩之,则不善之念,已诚乎中。
既诚乎中,则心有自匿不慊之微情呈露言意态度之间,自以为人莫我知也,而不知人已得其所不可掩者,如见其肺肝
呜呼自欺孰甚焉!
此予之所为惧而思戒,必以慎独居室也。
昔者海上之人每旦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以百数,其父曰:「汝取沤鸟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盖其有取之之心,一萌于中,虽不自知态度之异,而沤鸟知其异焉
心之隐微,禽类犹觉之,而谓人不我觉,可乎?
是以古之学者皆知慎独,虽用心于幽闇无人之地,亦必诚其意,而未尝自欺
季札解剑系徐君之冢树而去,曰:「始吾心许之矣,岂以死背吾心哉」?
夫徐君心欲剑,季札心许之,此谁得而知之,季子不以徐君死背其心。
嗟夫,世之面谩而有诺责者,非自欺乎?
有志慎独者,不当季子乎?
乐正子春执丧五日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
五日不食,出于诡伪而非其情者,子春心知之,谁得而知之?
子春乃以诡伪自讼,若有莫大之悔。
嗟乎,世之矫激盗名者,非自欺乎?
有志慎独者,不当子春乎?
汉第五伦谓人曰:「吾兄子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岂可无私乎」?
安寝十往者,伦之诈;
不视子而不寝者,伦之情。
用心至微也,谁得而知之?
乃自以为私,而显言于人,无毫发隐焉。
嗟乎,世之示人以诈而终匿其情者,非自欺乎?
有志慎独者,不当乎?
宋阮长之中书郎直省夜往邻省,误著屐出阁,依事自列
门下以闇夜人不知不受列,长之遣送,曰:「一生不侮闇室」。
著屐过误,又当暮夜长之不自言,谁得而知之,乃以侮闇室为甚负,固欲自列
嗟乎,世之幸人所不睹,而肆为不义者,非自欺乎?
有志慎独者,不当长之乎?
历观古之学者,能慎独自欺,其人固亦多矣,而予独以四人称,盖举其有会于吾心者,将书诸座右,为旦暮起处之戒。
庶几前所自欺之目,可以深思而力去也。
中庸》曰:「君子戒慎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夫不睹不闻,所谓独也。
不睹则目无与焉,不闻则耳无与焉,吾所谓隐微者,虽吾耳目,犹不得与,是独也,是不可须臾离者也。
故夫不睹之睹,不闻之闻,有莫大闻见存乎隐微,而不可以言言,则慎独之学勉而精之,岂惟自欺也哉
绍兴九年六月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