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六国论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五、《范香溪文集》卷四、《金华文徵》卷七
六国叩关而攻秦,秦常延敌无所惮;
一窥六国之境,则六国狼顾不能支,何哉
六国异心,而秦有一定之计,故秦能使齐、楚韩、魏燕、赵自相攻斗,而坐制其敝也。
是时天下强国者,非秦而楚,非楚而齐。
韩、魏天下枢,然韩地不过九百里,魏地不至千里,至小弱也。
迫于敌,则势不能无附,故秦攻其西,则南附楚,东附齐;
楚攻其南,齐攻其东,则西附秦。
秦之谋蹙韩、魏不遗馀力矣,齐、楚之攻之,固秦所祷祀而求者也。
齐、楚不知深合韩、魏以结从亲之要,常攻而驱之入秦以自敝
是以秦常间齐、楚之攻韩、魏也,因得收韩、魏以固其与韩、魏之与固,则秦亦得挟以攻齐、楚,而无议其后者焉。
非徒齐、楚也,燕、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者,恃韩、魏之蔽,得无受兵于秦也。
韩、魏之蔽,则秦人轻卒锐兵长驱千里渡河踰潼,据番吾,战于邯郸之下,而赵危;
云中九原,过代上谷,战于易水之上,而燕危。
燕、赵不知深合韩、魏以结从亲之要,常折而与秦,秦因得弱韩、魏而攻之。
韩、魏见攻,南不援于楚,东不援于齐,北不援于燕、赵,则势不得不西面而入秦。
韩、魏之心,亦且扼腕切齿齐、楚燕、赵,思借秦以雠之,不耻质子割地以事秦,而韩、魏亦且亡其唇,以相侵扰
是秦常斗六国坐制其敝也。
所以得斗六国坐制其敝者,患在六国异心,而秦有一定之计。
夫惟六国异心,故朝闻从人之说而合为从,暮闻衡人之说而散为衡。
从散则离,衡成则疑,离则不相为救而反相图,疑则虽相为救而不相安
秦将商君,尝诈袭魏公子而破之,齐、因亦数破兵,是不相为救而反相图也。
公仲曰:「以实伐我者,秦也;
虚名救者,楚也」。
是虽相为救而不相安也,此秦所以得间异心攻斗之也。
若秦之为计,则一于连衡
凡其大臣父兄朝谋而夕议,与诸侯客子凭轼结驾,西入关而纳说者,皆所以从而成衡,此秦有一定之计也。
一定之计,且有衡人成之,以斗六异心之国,将不制其敝而兼天下乎?
向使六国约从,计亦一定不易,岁并力以患秦,则秦人无与为衡;
而兵惟无出,出必犄角攻之,秦亦必自忧匹马只轮不返也。
六国得以蹙秦于函谷而制其敝也,秦安得攻斗之?
魏武侯之卒,韩、赵伐败魏师,谋曰:「取魏地而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宋、卫,则我终无魏患」。
是徒妒魏之不毁,而忘毁魏之去秦疾、遗己忧也。
呜呼,时亦幸其计不和耳,使遂分魏。
则韩孤而秦患迫,其将覆亡不暇
魏分而韩亡,则秦兵之出无限,虽燕、赵齐、楚相随为秦禽矣,尚安能及始皇之世而后亡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