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尧典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四、《范香溪文集》卷三
夫子序《书》,辞严旨奥,不越数言,而终篇大义粲然可明。
若序《尧典》言:「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禅于虞舜」。
广大同天,始能格上下协和万邦,终能求贤侧陋,授以天下盛德大业已备见矣。
后世邪说横议诋诬大圣,谓幽囚,谓舜臣怪妄百出特考是数言,而唐虞禅绍之美,昭若白日纷纷诡论不攻自破
功成者去天道固然
逊位不以丹朱而授,是谓天下为公之道,故曰「将逊于位,禅于虞舜」。
圣言折衷之道益明
于是又曰:「惟天为大,惟则之」。
宰我之问,亦云:「陶唐其仁如天」。
孟子推其说则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天下丹朱,则丹朱利,而天下病;
天下则天下利,而丹朱病。
曰「吾终不以天下病利一人」,卒授天下
方其念丹朱与天下利病孰轻孰重,苟怀一毫之心,则视利天下不足以病其子;
视利其子,虽病天下不屑也。
无我,视天下吾子也,视利天下犹利吾子也。
如是,则吾子与天下何择焉?
所利者众则为之耳。
且授之利,公利也;
丹朱之利,私利也。
不以私利公利,此天心也。
其所以能视天下吾子则天之大,为天下而如天之仁也。
同天如此,故聪无不闻,明无不见文无不被,思无不通,而其神能光宅天下也。
夫以圣德光明盛大,胡可以管窥蠡测,妄议涯畛?
世儒行天道以治人行人道奉天,是不惟不知抑亦不知道,又不知天人也。
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推本而言之也。
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者一道也。
天则谓之天道在地则谓之地道,在人则谓之人道
扬雄曰:「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者以天地」。
合天地人而言之,其致一也。
古之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是天理人事也;
王者欲有所为,必求端于天,是人事即天理也。
又况圣人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奉天时,圣人所行,动无非天。
天道,岂与人事异耶?
行人道,岂与天道异耶?
苟谓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为行天道耶,则钦授人时,而天与人一矣。
茍谓以闰月四时成岁为行天道耶,则允釐百工庶绩咸熙,而天与人一矣。
茍谓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为行人道耶,则烈风雷雨弗迷,而人与天一矣。
茍谓舜咨十有二人,各钦其职,为行人道耶,则惟时天工,而人与天一矣。
嗟夫世儒之论,是不知者也,是不知道者也,是不知天人者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