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宰执禀目绍兴四年十月 南宋 · 王绘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
某等比于九月二十四日恭领国书当日就道
平江府,缘得泗州关报齐人引伴已至宿州,某即以一行官属姓名般担人数回报,约十月十九日过界
无锡县,承朝旨催促,即倍道疾驰
十六日卯时镇江府所得探报召募使人往军前事,已逐一公申禀不敢繁叙。
目今韩宣抚大兵渡江屯泊维扬不测接战
敌人多寡酋长姓名、见劄寨去处探报不一
深欲径趋军前,而江北官吏四散道路阻绝,亦未知军马是何头项,又恐为他盗窥伺
如牵驾般担兵夫别无支赐给赏未易驱迫,使蹈不测之地。
国书礼物事体非轻,万一别有疏虞,使某何以藉手
不可不谨。
傥如潘致尧却回行在,再降礼物等,重有烦费
况今淮南道兵马如此明知不可前进径往诚愚无知甚者,亦朝廷举措不当尔。
绘窃料承楚之寇若是齐人,必不喜和议
齐人所建和议今来既乖素望,岂复肯顾使人
或谓此贼金人不在其间,是大不然岂有不先关决金人,敢擅举事之理?
金人果与同谋,则前所和议安在哉?
缘累朝廷指挥催促过界不敢不随宜措置,遂速急召募使臣前去报信
虽俟人回进发,若得信之后王师与贼接战,则所约日时交割处所定又致参差
绘非敢爱身避事,使其有益于国,虽蹈万死亦无所惜。
若不事势,徒委身贼手,亦无所补。
况绘被命之初,乞禀使指,蒙仆射相公钧诲,以谓事之成否皆不在二公所以遴选者,恐语言应对间疏脱。
再念此行既无责任,在绘固以为幸,然恐非朝廷所以遣使之意。
在行期日,已闻警报,亦尝禀白参政,若未出疆有警,合与不合前去
又蒙钧诲,以谓岂不申明
至此偶值军马阻绝深恐有误国事,遂如钧诲,节次申明
连日被受省劄催促,令执宿州牒于前路阻节照验前去
又令淮东安抚司召募使臣说谕承楚州放过奉使
某殊未晓,所以窃谓淮南若有贼马阻节,恐合劄下本相度
今来节次承受省劄止是催促行程不问道路通塞合作如何处置,却令淮东安抚司召募使臣说谕承楚州放过奉使过界
承楚州既有朝廷守臣在彼,何用说谕
若有贼马阻节,及承楚已为盗贼所据,岂可不使预闻一二?
淮东安抚司官吏已散,何从召募
目今镇江详闻事宜大段紧急,决非遣使可以定议。
再今和议本为淮境,今既进兵百端恳请,终恐无益
临难解纷万无此理。
绘窃有一策,辄敢冒进:自古两国议和,皆以势力相孚不能相下于是讲和修睦之请,息兵安民之议。
未闻以弱和强,彼初无畏惮曲意定和者也。
澶渊之役,规模宏远昭然可见
比年诸将蓄锐练兵士气思奋百倍前日
第以朝廷笃信黠虏和之请,断然不疑,歛兵不动,以示诚意,遂使使命淹延岁月,堕欲奋之士气,乖归附民心中外愤郁累年于兹
和议未定,虏兵已集,背天逆理,不亡何待
窃闻警报初至,宣抚韩开府奋袂怒发激励士卒,以殄丑虏为期统率全军绝江驻劄淮甸伺便以进其军,踊跃如赴私仇,议者谓必能成功
独念建康控扼之地,闻朝廷已遣张太尉提兵迎敌,虏已压境,此行似不可缓,仍命刘开府相与应援,以破逆贼不救之说。
将怒兵奋,虏气自慑。
更望朝廷勉励诸将,以安危存亡在此一举,使其率厉士卒争先鼓勇军声既壮,国威自立
则绘衔命以往宣布威灵庶几乎其有济矣。
不知出此,不度事势,止为退懦之计,效尤前辙,示之以怯,益使吾军士不扬乘舆再动,社稷必危。
万一虏计少革前日之弊,所至按兵不扰,迟以岁月人心苟安,则大事将去矣。
而乃一介之使驰入不测之虏,是犹以羊喂虎,至则靡尔,何功之有
恭惟仆射相公参政枢密盛德重望同寅协恭,共辅明天子力图中兴
某此行事干国体伏望少垂钧念。
若不问事如何,姑使绘冒万死,伸无益之请,亦无复可辞。
如绘固不足恤,顾一行礼物私觌等,方今调发之时,亦何忍轻弃?
临行之时,累到都堂,竟不蒙与进其所禀知非一,无自而达。
事迫情切不免冒犯威严,略叙万一。
窃望庙堂不以疏远僭言国事为罪,而所陈或有可采,乞赐详酌,审其所当然者,亟施行之。
傥使愚者之虑,或有一得,绘虽赴汤蹈火,死无所憾。
干冒钧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